目前分類:健康好文分享 (1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自28歲遭遇重大車禍意外後,便一直深受頸部鞭打症所苦。而在眾多療法中,我選擇了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自己簡單執行,還可能改善任何身體不適症狀的「足部按摩」。 

剛開始學習足部按摩時,除了頸部鞭打症以外,我身上還有許多其他不適症狀。自孩童時期起即有副鼻腔炎及體質虛弱的問題,長大後也非常容易感冒,幾乎每週都要到醫院報到。 

當我開始進行足部按摩後,身體狀況漸漸有了好轉。只按摩了一次,足弓上的肉塊就消失了,腳底內側出現明顯的弧度。頭部及肩膀也變得輕盈,視線變得清晰無比。 

大約兩年後,不只頸部鞭打症的重度症狀,副鼻腔炎也獲得根治,甚至擺脫長年困擾我的虛弱體質。在這期間我除了足部按摩,沒有做任何其他努力,卻能成功改善體質,效果真是太令人驚奇了。 

連雙腳都變得緊實纖細,線條也變美了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半身佔七成血液循環!抬腿摸腳尖消除全身僵硬疲勞
 
雖然天氣逐漸回暖,待在有空調的室內、長時間盯著電腦久坐,還是常覺得手腳冰冷?下半身有著人體70%的血液,一旦循環不良,就會對全身造成不良的影響,平時也容易覺得疲勞揮之不去、容易痠痛疲勞。透過簡單的抬腿運動,一次改善肩頸痛、腰痛,提高腿部血液循環! 

改善下半身血液循環 提高全身代謝調整體質 
日本抗老化醫師‧史子伊藤診療所院長伊藤史子指出,下半身占了人體約七成的血流量,只要透過抬腿、按摩以及適度運動等簡單的方法,改善血液循環,就能自然的改善虛寒,提高代謝,從根本改變體質。 
日本健康教練佐久間健一表示,充滿壓力的社會裡,同時有著肉體疲勞和精神疲勞,單只是睡眠和放鬆並無法徹底消除疲勞,而腿、腰、肩膀,各個地方的疲勞一一按摩解決,也十分耗費時間和體力,這時,就可進行簡單的運動,一口氣消除全身的疲勞。 
這個運動對於腿部的水腫、腰部緊繃以及肩頸僵硬都有幫助,還能消除凸腹,並且消除身體的疲勞,隨著節奏動作,還有消除壓力的放鬆效果。 

《抬腿運動這樣做》 
 
STEP1.仰躺著將雙腿伸向天花板,單手放在腦後,另一隻手往斜上方伸展。 

 
STEP2.伸展的手碰觸另一隻腳的腳尖。重複1~2的動作15次,反方向重複進行。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眼睛是靈魂之窗,同時也是人體健康的守護神,當人體感到疲勞、倦怠時,眼睛往往是「第一個」表現出來的,但我們卻經常忽略。現代人被各種3C產品綁架,每天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螢幕看卻沒有做適當的休息,導致眼睛逐漸產生疲勞甚至出現問題。

 

    但如果每天把滑手機的時間「空出11分鐘」就能做好眼睛的保養,你會跟著一起做嗎?
 
規律運動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吃燕麥牛奶高鈣最健康?

劉怡里營養師:「長期固定」吃燕麥加牛奶,有礙鈣質吸收
大家使用燕麥用水沖泡後會有稠稠的感覺,因為其中含有「β–葡聚醣」的成分,在美國被宣稱是可以針對血糖、血壓、血脂較高的人當成健康食品來食用。但燕麥是屬於高磷的食物,牛奶則屬於高鈣的食物,當兩者一起食用,高纖的成分會影響到鈣的吸收,但是影響程度有限,若是長期固定飲用,同時平日飲食中沒有攝取到足夠的鈣質,的確有阻礙鈣質吸收的風險

想要完整吸收燕麥營養的朋友,建議可能要從每天飲食中的做法稍加變化,例如一、二天是燕麥跟牛奶,第三天改搭豆漿,再來可以煮粥之類,只要不要長期固定飲用,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可以吃燕麥來減肥嗎?

有些營養師的確會使用燕麥在想要減肥的人身上。將燕麥運用在減重的角色是「取代主食」,例如一天當中選擇一餐以燕麥作為主食。由於燕麥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泡水後會膨脹,通常半碗乾燕麥(6湯匙平匙)沖泡出來的量會變成一碗,既可提升飽足感,又相當於只有半碗飯的熱量。可是若只把燕麥當點心,三餐還是正常飲食,這樣反而會增加澱粉量的攝取,吃多一樣會有肥胖的問題。

燕麥纖維含量高,可通便?

大家要有一個概念,就是在飲食生活中,絕對沒有單一的食物可以帶來健康。特別是台灣人常有一種習慣,就是可能有一個東西被推薦說很好,就會一窩蜂的搶購跟效法,這樣是不好的,還是要以均衡飲食為原則。以燕麥來說,我個人的飲食習慣是加入豆漿來食用,因為這樣搭配不僅可以完整吸收蛋白質,又有高纖維;但是要提醒大家,當飲食中補充許多水溶性維生素的時候,一定要多喝水,不然反而容易造成便祕的情形。所謂足夠的水分,是指一天至少六次的排尿,這樣才叫做足夠的水分。

燕麥富含礦物質,全家大小都要多吃?

譚敦慈 資深護理師:燕麥含有磷,腎臟末期或洗腎病人不建議食用

另外,高纖維食品也會影響一些礦物質的吸收,尤其是鐵、鋅、鈣成分,尤其是燕麥中含有磷的成分,所以腎臟末期或洗腎的病人,也比較不建議食用。

 

from 每日健康 Health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大抗癌零食大公開!第一名竟可防三高、中風
 
各位朋友如果喜歡吃零食,建議儘量吃對身體有益的,有一些抗癌零食就是很好的選擇,前六名排名分別為:1.黑巧克力、2.毛豆、3.開心果、4.蔓越莓乾、5.全麥餅乾、6.蜜棗乾。 

相信很多人也許感到相當意外,黑巧克力居然榮登第一名!事實上,100%純的巧克力真的非常養生。首先,其中由於含有黃酮類、黃烷醇類、多酚類等成分,抗氧化力相當強,光就這一點而言,等於幫身體築起了一道防護網,可延緩老化,並降低癌症和許多慢性疾病發生的機率。 

以血管為例,倘若經常遭受自由基的攻擊,會逐漸產生硬化的情形,繼而導致高血壓,甚至引發中風。研究顯示,純巧克力的抗氧化作用不但可防止血管硬化,還可降血壓約10%,還連帶降低20%中風機率!假設原先收縮壓150 mmHg降了10%後成為135 mmHg,等於已趨近於正常標準,效果並不亞於降血壓藥,而且大幅減少了中風的風險。  

至於三高當中的另外兩項:高血脂和高血糖,純巧克力也分別有直接與間接的防治功效。一方面,巧克力有助於降低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膽固醇(LDL,亦即壞的膽固醇);另一方面,純巧克力可以讓身體內胰島素受體的敏感度增加,讓胰島素可以發揮良好的代謝作用,因此可以有效預防第二型糖尿病。 

許多人認為吃巧克力容易蛀牙,只要吃的是不含糖的純巧克力的話,事實上並非如此,而且,巧克力所含的丹寧酸可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對牙齒反而是一種保護。此外,由於巧克力可增加血中一氧化氮的濃度,進而使得血管擴張,於是會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有助於增加記憶力。 

抗癌零食第一名巧克力的好處真的是說不完,但重要的是務必要吃100%純巧克力,不然至少要85%,否則其中的糖和油恐怕反而成為健康隱憂。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小孩沒有蛀牙,6種刷牙觀念+更換牙刷3原則

 

六種不正確的刷牙觀念

前幾天我帶老大去拔乳牙,聽到牙醫師跟前面幾個孩子的家長說,有五、六顆蛀牙要處理,我嚇了一大跳,因為那些孩子們看起來也才小班到中班而已,怎麼會這樣呢?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跟牙醫師一起上節目時,兒童牙醫說:「讓孩子很早就產生蛀牙的最重要原因,其實不是吃糖,而是在學齡前沒有養成正確的刷牙方式,所以就會從乳牙開始蛀。而學齡後,繼續延用壞習慣,日積月累,恆齒就接著遭殃。」 以下,我就幫大家整理一下六種不正確的刷牙觀念,並分享我的孩子沒有蛀牙的經驗談。 


觀念導正之一:飯後立即刷牙,反而傷牙 
飯後立刻刷牙,這樣看似對口腔衛生很好,但英國醫學研究發現,如果真的這麼做,可能會讓孩子把牙齒的琺瑯質給磨掉,原因在於當我們吃完東西之後,口腔的環境會變酸,這個時候琺瑯質會軟化,而此時如果太勤於刷牙就很容易把琺瑯質給磨掉。 飯後務必等待三十分鐘後才刷牙,在這段期間酸會隨著時間而中和而牙齒能再度礦化。 

觀念導正之二:不用兒童牙刷而改用成人牙刷,反而會刷不乾淨 
兒童牙刷的面積比較小,比較容易刷到孩子的內側及後側牙齒,而且可以讓孩子練習兩到三顆牙一起刷,清潔的效果會是最好。成人牙刷面積大,除了不容易清到深處,孩子也不容易執行上下左右及內外的動作。 

觀念導正之三:教孩子要用力刷,反而傷害琺瑯質 
很多爸媽經常問孩子:「你到底有沒有刷乾淨,怎麼這麼快?」孩子當然會回答「有」。 
如果你觀察一下孩子的刷牙行為就會發現,很多孩子說有刷乾淨,其實是指他們有很大力的刷;而且他們擔心爸媽碎念,還會一次比一次用力。我會請爸媽多示範幾次如何控制力道,並告訴孩子,大力不代表乾淨。所以, 刷太用力或是使用硬刷毛的牙刷也可能侵蝕孩子的琺瑯質。請溫柔地刷牙,並使用中軟毛牙刷。 


觀念導正之四:刷牙時不該單手搞定,要左右手輪流拿 
我非常同意學齡前就該讓孩子獨立練刷牙。但學齡前的孩子,手腕的協調還不如大人,牙齒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分布,大人或許可以用你的慣用手一次搞定,但對孩子來說會很難,因為手的運用還沒辦法這麼協調, 所以用右手刷左側牙齒,再換拿左手刷右側牙齒的訓練,對孩子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嫌麻煩。 

觀念導正之五:擠了一大堆牙膏,不代表一定能刷乾淨 
現在的牙膏,清潔效果其實都不錯,實在沒必要有「一次要用很多量」的迷思。甚至有時候, 你帶孩子用清水刷過後,再用牙線輔助,仔細地清潔牙縫,其實更是重要。 
而且,牙膏用的越多,孩子要清潔的時間就要越長,很多沒耐心的孩子,或口腔比較敏感的孩子,根本沒有辦法在一開始訓練時,就在這個活動持續太久,所以牙膏應該適量使用。 

觀念導正之六:沒有常換牙刷,小心越刷越髒 

之前牙醫師也曾教我,需要更換牙刷有三大原則。 

●從牙刷背面看,如果已經看到刷毛岔開外翻,表示刷毛已經很蓬鬆了,清潔效果會大大降低,這時就必須更換牙刷。 
● 即使刷毛沒有外岔,但已經使用了八週以上,就該更換。(這一點我自首,有時候比較忙,我跟孩子的牙刷,大概會三個月以上才換一次。會被我的牙醫師罵死,千萬別學我。) 
● 刷毛底部若有髒東西沉積,就是牙刷提醒你該更換了,不要一直企圖洗乾淨了再繼續用。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熱太冷都會提高死亡率!做好2件事就能預防腦中風
「溫差大」使腦血栓的發生率提高! 
有些研究針對腦梗塞的好發時期做了調查,並依據腦血栓和腦栓塞的分類提出報告。腦血栓的患者以三月至六月和十月最多,這兩個時期剛好是一天內溫差最大(10℃以上)的時期。另外,腦栓塞的發生率雖然八月也不少,但其實每個月份都有人腦栓塞。 

對照氣溫變化大血液即容易濃稠的報告,大家應該不難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吧。另外,腦栓塞的發作案例以八月居多,應該是因為盛夏使人大量流汗,容易脫水,所以使靜脈的血液濃度提高。不過,腦栓塞的發病原因是心臟內形成血栓,這是極偶然的產物,所以好發的時期不限於盛夏,而是一整年都有風險。 

那麼,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瞭解,腦梗塞最容易在哪一種天氣狀態下發作,以下我將列舉兩個具體的條件。 


平均氣溫太高或太低,死亡率都會上升! 

台灣曾經進行以下的調查。以十一年來死於腦梗塞的兩萬一千七百五十名患者為對象,調查發病與氣溫的關係。他們以橫軸和縱軸來表示平均氣溫和死亡率,畫出了U字形的曲線。 死亡率最低的氣溫是27~29℃,而且每降1℃,死亡率就會增加3%;反之,當氣溫上升到32℃,死亡率卻增加1.66倍。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疲勞脹氣是萬病之源!讓氣排出去才不會快老
 
「防癌之母」、台灣國寶級女醫─莊淑旂博士,是台灣第一位女性中醫師,並赴日本取得慶應大學醫學博士學位。莊淑旂博士以結合中西醫兩者之長的自然醫學健康法,治療無數患者,並長期在中日兩地推廣宣導防癌抗癌觀念與女性健康管理,並曾擔任日本皇太后美智子的專任健康管理顧問。

莊淑旂之女莊靜芬醫師,以和母親相處數十年光陰,從旁觀察與親身實踐之心得現身說法,傳授讀者莊家平凡卻不凡的家傳養生術。 

「今天的疲勞,今天消除」是母親一再強調的事,也是她必做的日課。就像是「今日事,今日畢」的道理一樣,每天的疲勞不消除,一點一點的累積,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不只容易情緒不穩,常常「生氣」,身體內部也會因為器官勞累而生「氣」,接下來就會引發一連串的惡性反應,如脹氣、免疫力下降、動不動就感冒、大腦反應變慢、情緒不穩等等,然後人就更感到疲倦、勞累,可以說是身心俱疲,最後還可能被癌細胞侵蝕健康。 

現代人多耗腦力,常常是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這種生活方式很容易累積疲勞。人只要一累,身體就容易有氣,愈累愈不易排出;氣排不出去,又會讓自己更容易累,就如同橡皮筋一直拉緊就容易彈性疲乏,體內器官也會因此加速老化。母親只要一覺得疲勞,感覺身體有氣,就隨時做運動,比如甩甩手,左右轉轉身體。年紀愈大就愈要起來走動,不管是做什麼事,高齡者最好每三十分鐘或一小時就要起來動一動,做做伸展操,只要多動,疲勞就不會累積,身體一旦伸展拉直,氣就會通,跟著就會自然排出體外。 

「硬撐」是健康殺手 
如果有人開始頻頻打哈欠,大家都知道那人累了,這也是疲勞最明顯的表現,疲勞的狀態還有很多表徵,像是開始覺得眼睛乾澀、模楜;注意力開始不集中;開始坐不住;想要喝點東西;容易不耐煩,看什麼都不順眼;思考、反應變得不靈活。只要出現其中一項症狀,不管是身體的疲勞、心靈的疲勞、情緒的疲勞,都表示該好好休息了。 

最理想的狀況,九點工作或參加活動,十點多就要稍稍休息,大約每一個半小時小休一下,但是很多人一開始工作,就忘記時間,然後一天就過了,第二天又周而復始的陷入過度勞累中。所以,當疲勞狀況出現,應該停下來好好想一想,工作是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如果為了工作賠上健康,豈不是白費力氣?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隨時警惕自己,沒有工作雖然不行,但過度工作對自己健康有害,值得嗎?尤其當年過五十歲,體力、免疫系統等各種功能正在逐漸下降中。凡事不要硬撐,咬緊牙關堅持住固然是很好的做事態度,但也必須說硬撐實在是危害健康的禍首,即使退休在家照顧孫子也不能一頭栽進去。不要過累,要量力而為,如果真的不行,要表達出來讓年輕一輩知道。換個角度想,如果累病了,孩子們也是要花時間照顧的,所以不要讓自己過於疲勞,該休息就休息,不要積勞成疾,不要讓廢氣囤積,更不要讓自己成為聚毒器。 

消除疲勞操 
非常簡單的伸展操,可以定點做,也可以配合走路,往廁所的路上也可以做。 
1高舉雙手成V字形,抬下巴,視線往稍高一點的遠處看。 
2手心朝上朝下轉,要感覺手臂到肩膀的肌肉都被牽動。 
3不限次數,感覺到痠痛舒緩即可。 

擴胸運動 
一直坐著看電視、辦公或聽講座,要適時地反方向拉動身體,讓脊椎、胸肌可以伸展,也讓體內的氣可以順利排出。 
1雙腳自然站立,收小腹。 
2雙肘彎曲,兩臂平舉至胸前,接著雙臂往後擴展四次。 
3雙臂伸直往上舉,手心朝前方,手臂輕輕往後拉肩四次。 
4雙臂自然下垂,稍用力氣往後擺四次。 
5每次往後伸展時可以配合吐氣。 

讓氣排出去才不會快老

母親常說疲勞和脹氣是萬病之源,不只疲勞當天要消除,體內的氣也要儘快排出才行。最健康的身體當然是無屁(無屁可放為上上),再不然也要能夠做到「有屁快放」(有屁可放為中中),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氣排不出來(屁不放為下下),脹氣不排出,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 
脹氣對身體的影響從腸胃開始,胃中的氣會妨礙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讓食物無法消化完全;腸內的氣會打斷食物的行進,妨礙吸收營養的功能,最後胃腸功能就會開始出現障礙,而消化系統的功能衰退,人體也隨之加速老化。接著,脹氣還可能壓迫冠狀動脈、橫膈膜及肺部,無形中造成心臟和肺部負擔,而可能發生胸痛、呼吸困難症狀,甚至有猝死的危險;脹氣也會造成末梢循環障礙,形成所謂的「冷症」,產生手腳冰冷、腰痠等現象;如果脹氣與便秘同時發生,會增加有毒氣體的產生,加重肝臟代謝的負擔;而溶入血液中的毒氣,會影響皮膚與荷爾蒙的新陳代謝,形成青春痘、皺紋及黑斑。 

想要讓身體無負擔,更年輕有精神,把氣排出去是必修的功課,就像母親對身體的狀況一向很敏感,一有氣就會想辦法排出去。想要氣不留體內,依照本書所說,調整生活作息、飲食方式是最治本的方法,而治標的方式可以先從幾個生活小習慣開始,一步一步來,不用多久,你的身體就能感覺到成效。 

馬上就做不積氣 
1用餐時將碗舉到胸口高度,坐正。 
2吃飯時要專心,不看電視、書報,慢慢吃。 
3吃東西時不說話,等食物完全吞嚥再說話。 
4閉緊嘴巴,細嚼慢嚥,每口至少咬二十下。 
5不讓自己過度勞累,先休息再吃東西。 
6排便時要專心,不看書報雜誌,不玩手機,快快放。 
7保持端正的坐姿及站姿,不彎腰駝背。 
8善用睡前及起床的按摩操。 
9腹內大掃除 

睡前除氣法 
不讓體內的氣一起過夜。 
1趴在床上,在膝蓋部位墊一個布團或扁枕頭。 
2兩腕重疊平放,由手腕撐著下顎。 
3以腳打臀部的方式交互擺動雙腳。 
4剛開始也許雙腳打不到臀部,漸漸地就能做到。 

晨光消氣排毒步驟 
如果前一天飲食過量或吃了宵夜,晨起消氣是排出滯留體內氣體的最佳時機,務必確實執行,不要讓氣逾時滯留。 
1清晨醒來,仰臥平躺。 
2先進行壓診、觸診、打診檢查體內是否有脹氣。 
3開始進行排氣操。 
4起床後緩慢喝下約200CC溫水。 
5排便,如果尚無便意,可以喝少許冷開水,走一走,動一動,刺激腸道蠕動。 
6出門運動,加速體內新陳代謝,幫助積氣排出。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薑黃抗發炎、大蒜護心!5香料提升抵抗力
 

辣椒、大蒜、薑黃、薑,這些大家熟悉而喜歡的香料,不僅增添食物的香味,事實上它們對健康更有莫大的助益。
美國媒體《USNews》特別介紹了幾種常見的辛香料,不僅有溫暖身體的作用,還有提高身體能量,進而增加抵抗力的效用,因此,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使用辛香料入菜,開胃又具預防病疫的效果。


1.辣椒,保護心臟的好朋友
辣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減輕疼痛,對抗自由基,降低膽固醇,清除血管的阻塞,提高免疫力,亦可對抗胃潰瘍,而其中的辣椒素可增進新陳代謝,有助控制體重。


2.大蒜,吃香腸必配:
大蒜亦有保護心臟健康、抗發炎特性,它還含有豐富的硫硒化合物,有利抑制腫瘤。除此之外,亞硝酸鹽是製作香腸、臘肉等加工食品,經常添加的食物添加物,它們容易在胃中形成致癌物質亞硝酸胺,而大蒜有抑制亞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胺的效果,變可以阻斷此致癌的路徑。

 

3.薑黃與薑的功效大不同:
科學家發現以咖哩為主食的印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比例遠低於其它民族,而薑黃就是咖哩的主要成份之一,其豐富的抗氧化及抗發炎的特性,可以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帶來的疼痛,及預防糖尿病及心臟病。
古羅馬人行軍時,軍醫隨身帶著能醫病的薑,則可以抗菌防病、解決胃部不適甚至包括孕吐,也是女性生理期的好朋友,容易經痛、手腳冰冷的女性,在生理期可以煮黑糖薑茶,不僅讓子宮溫暖,還可以幫助經血排淨。

 

from 早安健康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糖、血脂和體重一起下降!廚房一定有這4瓶
 
夏天又是一個減重的季節啊!!以往舊觀念減重就是清淡無味,現在的新潮流是減重運用香料,獨特的香味不僅幫料理畫龍點睛,又能瘦身是一舉兩得。 

 
1. 黑胡椒:幫助胃液分泌和幫助消化,果實可利尿,對腸胃脹氣、頭痛和腹瀉等有療效,能促進排出多餘的水份。 黑胡椒含有一種叫「胡椒鹼」的物質,是刺鼻味道的來源,能阻斷脂肪細胞的形成。而且還能提高新陳代謝速度、改善虛冷的問題。推薦給想要解除水腫還有浮腫問題的人。 

2. 薑黃: 能調節脂聯素和瘦體素的分泌,能減少體重和體脂肪增加。除此之外,抗氧化、抗發炎,有助預防慢性疾病等。薑黃素能促進刺激腸道將有害物質排出達體內的排毒效果。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成人一天的薑黃素攝取量,在安全考量下,建議每公斤體重0~3毫克計算,每日攝取量大約在200毫克內。但要注意的是,孕婦與哺乳婦女應避免服用薑黃素。 

3. 孜然:可廣泛的使用在咖哩、炒、燉等料理方式。 含有豐富的植物固醇成分,可以降低吸收從食物中所攝取的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根據某研究所指出的結果,兩個對照組中的其中一組每天都食用1小匙的孜然,結果得到了不論是體重、體脂肪率、中性脂肪、壞膽固醇(LDL)全部都大幅下降的結果。 

4. 肉桂: 肉桂粉可以延緩食物在胃排空的速度、維持飯後血糖的穩定,因而間接有輔助減重的功效。美國有研究稱服用肉桂40天,能緩和第二型糖尿病。研究數據顯示,受試者的血糖、三酸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LDL)還有膽固醇均明顯下降。 

這些香料雖然對減重有幫助,但不是光吃這些香料就好,還是需要搭配飲食控制及運動,才能事半功倍啊!! 
 
from 早安健康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一個網路盛行的年代,有數不清的減肥法在網路上瘋傳,它們都「保證」能在短時間內達到瘦身效果,但事實上是很難做到的。根據《Healthy Life Tricks》網站的報導,錯誤的減肥法不只不會讓人變瘦,反而還有可能因此賠掉了健康。比起那些挨餓的瘦身法,其實您只需要在飲食當中添加「這一物」就夠了!

 

下面這一項食譜能幫助燃燒腹部、臀部、大腿周圍的頑固脂肪組織並同時促進健康。

做法:首先,準備一根新鮮的薑根、切片。再來,將薑片放入1至1.5升的水中加熱,待水開始沸騰時,調小火再繼續煮10至15分鐘。最後等生薑水冷卻後把薑撈出。

用法:醫學專家建議,達到排毒最佳效果的方法就是每天至少飲用1升的生薑水,並持續6個月。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血壓是吃出來的!遵守5膳食原則避免心血管病變
 
 高血壓是與飲食有密切關係的疾病,很多高血壓都可以說是吃出來的。一般來說,成人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0毫米汞柱,就算是高血壓。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遵醫囑服用藥物外,最重要的就是平時注意飲食,食療對治療高血壓意義重大。 

高血壓膳食原則 

1 吃清淡少鹽的飲食:如果攝取鹽分過量,人體內的鈉鹽成分勢必會增加,從而使血管壁受到的壓力增大,最終導致血壓升高。限鹽是高血壓患者的首要飲食原則。高血壓患者每日攝取的鹽要少於5 克。 

2 食物多樣,以穀類為主:攝取穀類越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越低。增加穀類食物的攝取,特別是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可增加飽足感,從而減少總熱量的攝取。 

3 常吃奶類和豆類:這些食物中富含鈣、鎂等礦物質,對降低血壓和預防腦中風有好處。 

4 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青江菜、菠菜、小白菜及番茄等。吃含鉀的食物能避免攝取鈉過多引起的不良後果。但高血壓併發腎功能不全時,則不宜吃含鉀多的食物,否則會因少尿而引起體內鉀積蓄過多,導致心律紊亂以致心臟驟停。 

5 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取量:高血壓和高血脂往往互為因果,因此,高血壓患者要減少飲食中脂肪的攝取,盡量不吃葷油、肥肉,食用油每天控制在20∼25克。 

高血壓禁忌
木耳炒芹菜 預防高血壓 
木耳炒芹菜 
芹菜輔助治療高血壓的功效眾所周知,它是高膳食纖維食物,經消化作用能產生一種抗氧化劑。常吃芹菜,對高血壓、動脈 硬化等有十分明顯的輔助治療作用。 
材料 : 芹菜200克、木耳30克、杜仲粉(藥房可以買到)10克、薑片、蔥段、蒜片、鹽、植物油各適量 
作法 : 1. 木耳用溫水泡發,挑選掉沒有泡開的部位,洗淨撕成小朵;芹菜洗淨,切成段。 
         2. 鍋內放入適量油,待油燒至六分熱時,放入薑片、蔥段、蒜片爆香。然後放入芹菜翻炒片刻,再將木耳、杜仲粉倒入 繼          續翻炒至芹菜熟透,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紫菜降壓五味湯 降低膽固醇 
紫菜降壓五味湯 
紫菜所含的多糖具有明顯的增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功能,紫菜中的牛磺酸可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的總含量。與芹菜、番茄、荸薺、洋蔥一起做湯,防治高血壓的效果更佳。 
材料 : 紫菜、洋蔥各50克、芹菜100克、番茄1個、荸薺10個、鹽適量 
作法 : 1. 芹菜洗淨,切段;番茄洗淨,切片;荸薺洗淨,切塊;洋蔥剝去外皮,洗淨,切絲。 
         2. 將芹菜、番茄、荸薺、洋蔥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約20分鐘,然後將紫菜放入繼續煮5分                    鐘,加鹽調味即可。 
 
from 早安健康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博士:回春關鍵就在50歲後少吃這類食物
 
【早安健康/徐右祐整理】每個人都希望能健康的活到最後一刻,沒有人想久久纏綿於病榻,因此近年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老年健康,不只飲食少油少鹽少油炸,也開始進行規律的運動,即便如此,台灣的臥床率仍高達歐美國家的11倍之多!如此高的臥床率困擾不少國內專家,明明多數老年人的生活作息都很健康,為何國內卻屢見臥病在床的案例? 
 

藤田紘一郎在《50歲以後不要吃碳水化合物》一書中指出,中老年人一旦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就會導致體內細胞氧化。台灣傳統家庭仍以白米飯作為主食,或許就是導致國內高臥床率的主因,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不只加速身體老化,還是造成生病的主因。
 

這樣說好像有點奇怪,年輕時都要多吃飯才有力氣工作,為什麼年紀大了就不能吃了呢?其實經過了多年研究,現在已經得知人體產生能量的引擎有兩種,雖然兩者在人的一生中都會同時運作,但有主從之別,到了五十歲左右,就會主從替換。
 

在五十歲以前,支持人類身體活動的能量製造廠是「糖解引擎」,以醣類為燃料,將碳水化合物變成糖,是製造皮膚、黏膜骨髓細胞的原料,且讓人能做出有爆發力的行動。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壽的關鍵就在更年期!40歲後這樣吃不易發胖
 
因為有「更年期」,人類才能活得比較長壽 
所有的動物通常隨著生殖期結束而失去生命。 

以人類和黑猩猩為例,據說兩者的基因僅只有百分之一至二的不同。母的黑猩猩一旦生理期結束,沒多久之後就死亡。動物實驗經常使用的鼠類也在失去生殖能力之後死亡。 

只有人類不同。女性的停經出現在五十歲左右。男性如果努力的話,七十歲以後雖然還是可能生孩子,但是一般而言,男人的生殖機能也以五十歲為交界,之後即步向衰退。只不過人類即使過了生殖期,仍然繼續存活將近一倍的歲月。原因何在呢? 

我將這種現象命名為「阿婆理論」。 

一般動物的幼體誕生後不久即開始站立及行走。即便才剛出生,牠們也本能地以自立的方式動作。但是人類的小孩經過十個月的懷胎之後才誕生,出生之後還必須花上十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站立。因此經常有人由這一點來認定:「人類早產了十個月」。 

這種現象可以視為人腦顯著發達的結果之一。因為腦部巨大化,如果像其他動物一樣,成長到立即可以站立及行走的狀態才出生,人類的嬰兒將大到無法從子宮出來。而懷胎十個月可以說是平安順產的臨界點。 

動物的幼體在母體裡成長到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站起來、可以自行吸吮母乳的階段才誕生。相對的,人類的嬰兒剛出生的時候,除了呼吸以外,其他一切全需要父母的幫助。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味的湯幾乎是家家戶戶餐桌上必備的料理,但不同種類的湯養生價值也有差異,您知道喝什麼湯才有益健康嗎?

根據微信《零點養身》的報導,北京中醫藥大學李志剛教授最推薦的就是「木耳豆腐湯」,這道湯不僅做法簡單,而且營養、美味又便宜,養生功效不輸藥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它的做法和健康益處吧!

 

木耳豆腐湯,降壓、降脂、清血管!勝過冬蟲夏草

所需食材:木耳、豆腐適量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統計稱,人一生中有5年的時間待在廁所。洗澡、上廁所、刷牙,雖然每天都重複做著相同的事,但是美國一位醫學家告訴大家:

住宅中,在廁所得癌的風險最高,因為廁所存放的化學物品實在太多。

這對很多人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尤其是在廁所有以下習慣的人。以下內容請仔細查看,為了自己的健康!

 

1.在洗手間放除味劑(芳香劑)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顧好腸胃」,我們都知道,多吃富含膳食纖維以及營養素的五穀雜糧能幫助腸胃蠕動,對身體有許多好處。

 

近年來養生當道,未經「精緻化」的粗糧食物蔚為風潮,但除了大家較常聽到的小麥、糙米、薏仁外,其他像是薯類、雜豆類以及股累都可以算是「雜糧」的一種,到底還有哪些我們比較不常聽見但營養價值同樣滿分的雜糧呢?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微信—脈脈養生的文章指出,以下是市面上容易購買且價格平實的「雜糧」種類,大家不妨多吃,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喔!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生活中,如果食物放置時間久了就會「長毛」,潮溼的地方如水池旁的玻璃膠也會有黑色斑點出現,並且有一股黴味,我們說這就是「發黴了」,那麼人體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不是也會「發黴」呢??夏天是和細菌賽跑的季節,炎熱高溫下,不論生食、熟食,都更容易孳生細菌,食物保存方法不當,你和家人都可能陷入上吐下瀉,嚴重時更威脅性命的危險當中?在7月2日TVBS 56台《健康2.0中》的節目特別邀請皮膚科醫師趙昭明、中醫師吳明珠、家事達人陳映如及藝人芳瑜,與主持人鄭凱雲一起告訴你什麼樣的壞習慣讓你變成黴菌人,又要怎麼做才能遠離引黴上身的危機?!


黴菌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到底為什麼會有黴菌?聽說黴菌還有分好黴跟壞黴?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就表示,黴菌在生活中是敵人也是朋友,但大多數的黴菌,都是壞朋友。黴菌是「真菌」,屬於微生物的一種,對於地球生態環境有淨化作用,在醫藥品(抗生素、青黴素..等等)及發酵食品的製造上也有其特定功能,對人體並非全然無益。但黴菌對食物、住宅、建築等造成的損害,不但影響美觀,也不衛生,人體更可能因此感染疾病或導致過敏。

至於黴菌的生長,一定要有可以取得營養、溫暖及潮濕三個條件。它適合生長在氣溫攝氏 15 ~ 20 度,而且潮濕的地方。黴菌的孢子在空氣中飄浮著,隨時會附生到各種東西上。當生長的條件適合時,就會從孢子長出菌絲進行繁殖。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濫用抗生素容易導致耐藥性、過敏症等不良反應出現,甚至造成「超級細菌」的出現,將危害遺留給下一代。自然界中即有許多能夠有效抵抗細菌、真菌及病毒的「天然抗生素」,能夠安全且深入的治療並保護人體。它們在冰箱或廚房就能找到,只要有這些美味的食物就能幫助消除最有害的病菌。今天要介紹的大蒜,全世界使用它們作為醫療用途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不但能消毒殺菌、提升免疫力,還被證實有抗癌的功效。黑蒜更是近日風靡日、韓、東南亞的健康食品,因為它經過最新技術處理之後,不但改變了食材原本嗆辣、刺激的風味和口感,更將營養價值提升數倍以上。

 

◆濫用抗生素造成哪些問題?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疫細胞會跟著歲數老化,這說法似乎天經地義。但科學證據告訴我們,不是這麼一回事。

一般人的想像,免疫系統似乎像一群臉孔神似的巡邏警察,一看到小偷就立刻猛力吹響警笛,急呼同伴包圍上去一陣痛打。其實如果打個更準確的比方,免疫系統更像是一個交響樂團,各司其職,又各擁有獨特的樂器和音色,多種免疫細胞要團結起來一起工作,才能奏出壯麗樂曲。

英國劍橋大學、歐洲生物資訊研究所、英國劍橋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等機構組成的聯合團隊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報告指出,透過實驗的年老小鼠發現,小鼠體內不同免疫T細胞之間,彼此的協調合作已經逐漸瓦解,變成一盤散沙。單一的細胞可能還是身強力壯,但是無法互相支援,如果從人和病源間鏖戰不休的角度來看,活像一支軍隊的步伍參差不齊、沒辦法並肩向前衝,難怪一遇上外界病原體入侵,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這項研究還進一步揭露,動物在年輕時每個免疫細胞間基因表現的變異性並不大,但年紀漸長,整個情況反轉了過來,每個細胞的基因表現各不相同,彷彿自行其是,「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研究人員指出,細胞彼此間基因表現的落差愈來愈大,可能是大多數哺乳動物體內組織走向衰老的一種重要徵兆。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