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育兒小幫手 (2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孩子的身高最主要是遺傳,但充分把握好後天因素,還是有4~8cm的增高空間。

通常女孩身高發育較早,12~13歲為快速增高期,最晚到23歲停止長高;

男孩身高發育較晚,14~16歲為快速增高期,最晚到24歲停止增長。

在這之前,家長應把握長高必備的四大因素,讓孩子變成“大長腿”。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暑假要來了!暑假不是兩個月後的事,現在就要開始張羅。許多媽媽們磨拳擦掌,要幫孩子搶營隊。市面上有哪些熱門營隊?又該如何用最優惠的價錢搶到秒殺營隊呢?

暑假將至,如何搶到秒殺營隊?

5月剛到,小學生媽媽見面的話題3句內不脫「小孩暑假怎麼辦?」

安排營隊課程是許多家庭的選擇,目前市面上營隊的價差大,最便宜的是公立學校以及公立館所(如中正紀念堂、動物園、圖書館、運動中心、社教館、農會等)、社區組織(例如教會、宗廟或是里長辦公室)通常會有平價的課程,但是時間零碎,需要接送。

私人營隊價位較高,但是課程時間一整天,較符合雙薪家庭需求。各基金會(例如遠哲基金會的科學營、英國文化協會的英語營、人本基金會築巢營)、各大學(台大昆蟲研習營、師大小大師各類營隊)、救國團、各才藝班(像是雲門、圍棋教室、音樂藝術等才藝)也都會因應暑假有套裝課程。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孩子的挑戰》是由我帶領十多位家長,共同練習實踐民主式教養的親職成長課程。本篇為第一課的記錄。

課程的一開始,我請父母寫下「孩子困擾你的事情」,並且藉由自我介紹與分享,讓學員們可以瞭解到:「原本我並不孤單,我遇到的教養困擾,別人也正在遭遇著」。

多數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對於手足的互動狀況感到困擾;對父母想要的和孩子想要的不同時,所產生的親子衝突和拉扯也感到很頭痛;面對生活作息與常規,部份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孩子練習。

我和父母分享:「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閱讀教養書籍、上教養課程,我們往往是在學習『如何教孩子』,然而作家、講師的孩子,不見得和你的孩子相同,事實上,每個孩子、即使是雙胞胎,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因此別人的教養方式只能參考,不一定適用在你的孩子和家庭身上。因此,我們在談『如何教孩子』之前,必須要『先讓孩子教你』,也就是我們必須先懂孩子。」

我們推動的優幼教養,採行的主要核心理論為:「阿德勒學派的親職教育」,我們認為孩子是社會性的生物,追求社會群體中的歸屬感;孩子的行為具有自主性,個體的行為是自發的與自我創造的;孩子的行為具目的性,有自我設定的目標,每個人都朝自設目標而行動;孩子所覺知的世界是主觀意識的產物。

因此我說明了孩子出生後,就在追求兩件事:「生、存」,「生」代表的是生活,食衣住行、吃喝拉撒睡可以被滿足,這部份多數的家庭都可以做得到;而「存」代表的是「存在感」,孩子想要被看見、被接納、被認同、被肯定,如果孩子採取正向的行為,無法獲得存在感與歸屬感時,孩子就可能誤用錯誤目標,而展現出父母不喜歡的不良行為。

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要練習先說兩句話:「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原因」我鼓勵父母回家要每天練習三十遍,讓這兩句話變成口頭禪,為什麼這兩句話很重要,有兩個原因:
(1)因為說了這兩句話,讓父母過去習慣的反應有所緩衝,例如當孩子打翻水,父母過去習慣先斥責,但因為這兩句話,父母可以稍微緩一緩、想一想,不要輕易的責罵孩子
(2)因為這兩句話,代表著對孩子行為的接納與犯錯的包容,學齡前的孩子,很多的行為並不是故意的,只是有一個內在趨力(動機)造成了孩子的外在行為,當孩子聽到這兩句話後,會感覺到父母對他的「無條件的愛」,一個在愛、接納與包容成長的孩子,性格自然更加穩定。


而面對孩子的發展,我們採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艾瑞克森認為人是以「自我」的發展為中心思想。個體出生後與社會環境接觸互動而持續成長,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特別是在人際關係上)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社會的要求(要求他必須遵守社會規範)與限制(限制他不可率性而為),使他在社會適應上產生心理上的困擾,艾瑞克森稱此為「發展危機」。

我請父母想像,如果你是一個六個月大的嬰兒,手腳不能動、也不會說話,而你肚子很餓了,該怎麼辦?「哭」是一種方式。

此刻有一位大人走過來,看看手錶說:「還有一個小時才能吃東西」,而你又愈來愈餓,是不是會哭的更大聲?好不容易大人定的時間到了,可以解決你肚子餓的危機時,你所學習到的,有可能是下回到哭的很大聲、或是週圍的大人是不會協助你的,於是產生了極端的「不信任」性格,對於外在的人事物感到不安。

如果你的哭聲,想要表達的是肚子餓了、想吃東西,但身旁的大人卻只是抱你起來一直搖、要你睡覺,你也會衍生不被瞭解的無助感。

也有可能你並沒有哭、沒有表達任何需求,但照顧的大人卻三不五時的要餵你吃東西、要檢查你的尿布有沒有濕,打斷了你原本很穩定的生活步調,你就有可能過度的依靠大人的照顧,不太需要練習自己表達需求,而形成的依賴的性格。

我在當全職奶爸時,面對孩子的哭聲,已經可以分辨出這是餓的哭聲、尿布濕的哭聲、想抱的哭聲,然後給予孩子即時又合適的協助,孩子自然愈來愈穩定。台灣的雲林科技大學正在研發「嬰兒翻譯機APP」,藉由資料庫的統計分析,讓父母知道孩子想表達的意思。不過我喜憂參半,喜的是藉由工具,父母可以更到位的幫助孩子;憂的是如果太依靠外在工具,反而會讓父母的育兒直覺無法練由和孩子互動而提升。



我詢問父母:「你們覺得孩子幾歲應該成熟懂事?」最多父母認為是6~10歲之間,其他父母認為在11~15歲之間。事實上,掌控人類心智、能夠抑制不恰當的行為與想法的「前額葉」,大約要在20歲時才能發育完全。這也是很多國家的法令,明訂20歲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起完全責任(成年)的主要原因。

然而只有生理的發育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的成長,也就是艾瑞克森談的「發展危機」是否在父母、我、環境的協助下變成「轉機」。否則就會養育出很多生理年齡長大、但心智年齡卻很不成熟的下一代。

接著,我邀請父母寫下對孩子的期望。也分享了紀伯倫的《孩子》:「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的兒女。他們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因你們而來。儘管他們在你們身邊,卻並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把你們的愛給予他們,卻不能給予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這樣的概念在台灣社會不容易被落實,很多當了父母的大人,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長輩還是用對待小孩的方式對待這些為人父母的大人,如果和長輩同住,也很容易面臨到教養觀念上的衝突甚至對立。在想要改變長輩的觀念之前,父母可以先從自己改變起,將孩子視為「有智慧的生命體」,而不再將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現代的父母,同時需要扮演三種角色:
(1)在孩子前方,引導孩子方向,傳承家庭價值系統的「領導者」
(2)在孩子旁邊,讓孩子可以安心和你分享喜怒哀樂的「傾聽者」
(3)在孩子後方,欣賞孩子表演、讚賞孩子成就的「喝采者」


最忌諱做為在孩子的上方,緊盯著孩子的「監視者」;或是像懸絲偶一般,要求孩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符合大人期望的「控制者」。

過去我們成長的時代,左鄰右舍都在打罵孩子,社會氛圍也要求服從、威權,因此父母若採取上對下的教養模式,身為孩子的我們並不會太訝異。然而現代的社會,民主的潮流勢不可擋,如果我們還採用過去的威權教養模式,只會招致孩子的反彈,最終造成親子衝突與裂痕。

但什麼是民主?或許還需要長時間的辯論與實踐。但運用在教養上,我們認為「民主式教養」包含四個要素
(1)自由-孩子需要有最大空間的自由,但並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是要搭配
(2)責任-隨著孩子年齡與能力的不同,要擔負的責任程度也不相同。一杯水打翻了,一歲的孩子會需要父母帶著他去清理、三歲的孩子可以清理但無法完全乾淨、而五歲的孩子若經過練習,則可以完全的清潔好。在過程中,最擔心父母說「走開!我來就好!」這句話不但否認了孩子的能力,更養成了孩子不想面對自己行為的逃避心態。
(3)平等-父母的生活經驗一定大過於孩子,因此我們談的平等,是生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平等,因此同時需要搭配
(4)尊重-要先由父母尊重孩子示範起,被尊重過的孩子,才有機會練習尊重別人,因此互相尊重,是整個家庭團隊最重要的任務。

坊間在教養的派別,大致分為三類:
(1)完全以大人為中心-正如大多數父母的兒時經驗,大人的命令是不可違抗的,要配合大人的要求與標準
(2)完全以兒童為中心-為了改變過去的威權教養,有部份家庭以為必須完全以兒童為中心,孩子想爬高要滿足他,即使他爬的是別人家的電視櫃;孩子想跑的時候要滿足他,即使他跑的地方是圖書館
(3)以「家庭團隊」為中心-展賦優幼教養在推動的,是以家庭團隊為中心的教養模式,因為家庭是孩子面對的第一個社會(團體),因此在當中,大人的需求要被滿足、孩子的需求也要被滿足時,就有很多的對話和討論的空間,彼此找到最和諧的方式運作,也帶領孩子練習在社會團體中的進與退。就像是跳雙人舞一樣,不會一個人一直前進、另一個人一直後退,而是相互協調、你進我退、你退我進,找到最舒服的合作方式。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談到「家庭星座」的理念,每個孩子在家庭中都想找到自己的位置(歸屬感),因此當家中有老二、老三出生時,就是家庭位置重新排列的時刻,此時父母要用更多的包容與同理,來接納孩子面對改變時的不安,協助孩子成為照顧嬰兒的小幫手(但又不能賦與過度的責任),讓家庭團隊在增加成員後,仍能順暢的運作。

若來不及在嬰兒出生時就協助老大面對,而已經陷入手足衝突的家庭,就必須轉換自己對待手足衝突的方式。曾經有一幅四格漫畫,第一格畫著哥哥和妹妹,妹妹說:「好想媽媽過來喔!」第二格畫著哥哥問妹妹:「真的想要媽媽過來嗎?」妹妹點點頭。第三格畫著哥哥打了妹妹一巴掌。大家都可以猜到第四格的畫面了-媽媽來了!

面對手足的衝突,當下父母的過度反應,都只是讓衝突不斷上演。因此我建議父母,要在手足「良好互動」時給予關注,參與手足的遊戲、和手足互動,不要在良好互動時去做我家事,卻在手足衝突時放下家事。

對於家事,我提供兩個方法
(1)讓孩子參與家事-父母在洗碗時,可以把塑膠餐具交由孩子來清洗,另外準備一個水盆讓孩子幫忙;父母在曬衣服時,可以邀請孩子將衣服掛到衣架上;父母在準備煮飯時,可以請孩子幫忙洗菜、洗米。對於孩子參與家事,要重視的是過程的參與度,而不要過度要求孩子做家事的品質,當孩子做到一半想去玩時,也不要阻擋孩子。

(2)將家事分段-如果孩子正在遊戲,而父母必須做家事,可以將家事分段,例如我將洗碗分成三個段落:先把碗沖水,然後去陪孩子互動一下,再把碗用洗碗精刷好後,再去陪孩子互動一下,最後再回來把泡沫沖乾淨。雖然看似做家事的時間有延長,但整個過程孩子會感覺到父母的關注是在他身上的,自然就會減少很多為了吸引父母注意,而產生的不良行為。



我也強調,孩子是用全身的感官接收各種「經驗」做學習的,因此父母的「身教重於言教」,例如父母希望孩子可以跟別人打招呼,自己就要先跟別人打招呼;父母希望孩子跟別人說謝謝,自己就要先跟別人說謝謝。我觀察到有的父母只會「叫」孩子跟別人打招呼、「叫」孩子跟別人說謝謝,於是孩子學會的,就是「叫」弟弟妹妹跟別人打招呼和說謝謝。

我建議每一位父母,都要有自己的充電方式和時間,最少每週要有一個小時以上的「獨處時間」,此時要想想孩子的優點,同時也讓自己放鬆與增能。也邀請每一位父母利用線上討論區,每天記錄五件事情
(1)自己做的很棒的一件事
(2)孩子做的很棒的一件事
(3)配偶做的很棒的一件事
(4)孩子困擾自己的一件事
(5)自己可以更好的方式。

同時藉由展賦的父母團,尋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家庭,組成「家庭支援系統」,因為人類本來就是群體教養的物種,現代的小家庭模式,真的會讓父母更加辛苦、對孩子也是。

面對孩子的挑戰,是一個改變自己、改變親子關係、改變家庭關係的重要歷程,過程當中會面臨到很多的挑戰,但只要經歷過後,就能享受到家庭團隊合作的甜蜜果實。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的誘因系統:「胡蘿蔔與棍子」已經不敷使用,在強調終身學習的知識經濟時代,父母和老師的激勵方式需要如何進化?

何琦瑜:看重內在驅力的「激勵3.0」

最近期中考,女兒的數學考了超低分,她說自己少錯一題就可以不用補考了,但是「我不會覺得很遺憾,因為我本來就沒學會,補考可以幫助我重新學一次。」聽到她如此健康的反應,我就安心了。這表示她明白考試只是學習的過程。重點不是分數,而是藉此知道自己的盲點,然後願意想辦法學會。

沒想到第二天,女兒回來有些沮喪的說,導師給了每個人一張期中考分數目標,若是未達目標,就不能參加籃球比賽,或是要被處罰下課擦地板。這個透過剝奪做為激勵的做法,引發學生大反彈。

透過直接的懲處或獎賞,企圖幫助學生追求好成績,這是學校和整個教育體系常見的激勵方式。老師出於善意的動機,卻常常得到反效果,為什麼?這讓我想起許久前讀的一本書《動機,單純的力量》,書中分享近代關於動機的關鍵研究,滿值得教師和父母參考。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發現,父母在孩子遊戲時扮演的角色會影響孩子遊戲的投入度和層次。哪種「陪玩」可以玩得皆大歡喜,孩子更能玩出大能力?

周育如:四種「陪玩」父母,你是哪一種?

  我最近很有興趣觀察親子在遊戲中的互動,帶學生去不同親子館參觀時,我特別留意孩子玩玩具時,父母在做什麼;以及父母做了什麼,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我發現父母陪孩子玩的狀況大致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比孩子還興奮

這類父母到了親子館比孩子還興奮,一直拿各種玩具給孩子,這個很好玩,那個也很不錯,孩子面前很快的堆了一堆玩具,然後父母就一直鼓勵孩子嘗試各種玩具。結果,當玩具很多的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不是針對一個玩具玩得很投入,而是一直變換玩具,一整個早上,孩子看起來好像玩了很多,但事實上他們並沒能好好的玩任何一個玩具,反而出現不斷被其他玩具吸引而分心的狀況。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裡面有個活蹦亂跳的小男孩,天真可愛的模樣令人疼愛,淘氣頑皮的行為又讓人哭笑不得。男孩女孩因為身體構造有很大的差異,教養方式也不同,特別是從男孩三歲開始,主導家中的角色就應該是爸爸;如果媽媽在這個家庭是主要決策者,而爸爸凡事只聽媽媽的,毫無決定權,孩子就會覺得,這就是男人應該要表現出來的樣子,以後很容易對女人唯唯諾諾,不敢表達主見。

和小女孩相比,小男孩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就身體構造來說,男孩體內有高出女孩15倍以上的睪固酮,以及較低的血清素,造成好動、愛冒險、喜歡攻擊的特性。所以媽媽最常對小男孩說的通常是「不要亂跑!」、「安靜點!」、「乖乖坐好!」之類的話,他們很難真的就因此而變得靜如處子;就算不再愛亂動了,也很容易變得膽怯、容易緊張。

在現今的社會生活,孩子的冒險空間和活動範圍已經愈來愈受限,如果媽媽以自己的標準,一意地要求男孩順從,只會將他們的天性扼殺得更徹底,對於未來的身心發展也是很大的阻礙,他們可能會非常缺乏創造力、好奇心,以及不敢挑戰未知的事物。想要培養勇敢、獨立又積極的男孩,媽媽就得忍受他們整天在沙發爬上爬下、在公園跑跑跳跳,以及拆掉家裡大部分的電器用品。當然,仍然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心理學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議,給爸媽的行為準則有所參考。

爸媽在家中地位,影響男孩的身心發展!

1. 有時候真的沒聽見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一對父母不希望小孩快樂,但如果教養目標只是要讓孩子每天開懷大笑,對於快樂的定義也未免太過狹隘。

黃瑽寧:「孩子快樂就好」是尊重還是討好?

希望孩子快樂長大,但究竟什麼是快樂呢?

如果去訪問上一世代的父母,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期望是什麼?不意外的答案應該是「用功讀書,找個賺錢的好工作,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換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很多家長的回答卻可能變成「我只希望孩子能快快樂樂的長大」。

然而「快樂」究竟是什麼?你可能會說:這還需要問嗎?快樂就是一種感覺啊!只要看到孩子的笑容,我就知道他此刻是快樂的。但仔細想想,如果我們的教養目標,只是要達到讓孩子從早到晚哈哈哈哈,不只不切實際,而且恐怕也有隱憂。比如說讓孩子每天都看卡通,孩子笑得很開心,然後呢?也許久而久之,孩子就覺得電視不有趣了,或者就真的一直看一直看,然後虛耗寶貴的童年,這應該都不是家長所樂見的。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歷不能遺傳,但是家庭環境會左右孩子的學歷!比起選個好的補習班,或是拜託老師多多照顧小孩,不如把家中佈置成適合學習的環境更為重要!日本教出最多考上東京大學學生的人氣名師,揭露會念書小孩的家裡都在做的事情,幫助您從小就培養出孩子一生的學習動力!

 

讓孩子自由體驗,經驗教育才有效果

抱持「壞掉也沒關係」的心態,讓孩子接觸任何東西。實行經驗教育時,要抱持「讓孩子體驗任何事,接觸任何東西」的心態。例如,家長把顯微鏡或是天文望遠鏡買給孩子。給了孩子之後,要怎麼使用,就要交給孩子去負責。無須對孩子說:「要好好地讀使用說明書以後,再使用才行。」或是,「你看,普通都是這樣用吧!」之類的話。
家長如果在旁邊一直提出意見,孩子說不定就會失去使用的心情。不僅如此,還會失去自我思考的機會。同時,就算孩子把顯微鏡或天文望遠鏡弄壞,也絕對不要跟孩子生氣。
孩子有時或許是因為想了解其中構造,才會將器具解體。這種時候,非但別對孩子生氣,還要鼓勵他這樣做才好。對於孩子有興趣的事物,要徹底地讓孩子盡情去體驗。在這過程當中,就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獨創力。
假設顯微鏡與天文望遠鏡壞掉,再也不能使用,只要想著這對於孩子的頭腦有幫助,就不會覺得這是一筆昂貴的開銷。總之,就是讓孩子盡情地體驗。特別是在小學為止,讓他們多多經歷這樣的體驗,是很重要的。不過,在讓孩子體驗的同時,安全層面的考量也是必要的。
家長在讓孩子自由體驗的同時,也要好好注意孩子的行為。請大家在細心注意、不讓孩子受傷的前提之下,讓孩子自由體驗任何事物。

把家裡布置成「學習主題樂園」
要培養出聰明的孩子,那麼營造出「喜愛學習」的家庭環境,就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說,要將家裡布置成「學習主題樂園」,讓孩子能夠接受「學習是理所當然」的概念。
例如,讓家裡充滿著書、圖板遊戲、益智遊戲、天文望遠鏡、顯微鏡、教科書、參考書、理科實驗套組、英語DVD等,具有教育效果的娛樂道具。只要覺得能對孩子有幫助的,就儘管買下來,放在家裡的各個角落。
只要營造出視教育、知性為理所當然的家庭環境,孩子就會自己朝「學習」的方向去努力。

「學歷會遺傳」是真的嗎?
我強烈感受到「孩子的學習能力,會大大受到家長的生活形態所左右」。
家長自己積極從事知性活動,花心思營造知性家庭環境的話,較容易引導孩子學習能力的成長。反其道而行的家庭,要使孩子的學習能力成長就比較困難。
例如,有的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非常熱心,自己卻不愛學習。讓孩子去上補習班,叮嚀孩子「要好好念書」,自己卻都沒有學習任何事物,電視都只看綜藝節目,也不閱讀,對於孩子學習的內容也毫無興趣。像這樣的家庭,要使孩子的成績有所成長,絕非易事。
補習班的工作,就是要在短期內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成長,讓學生得以進入他們希望進入的學校。但是,孩子所成長的家庭環境,更是影響甚鉅。補習班講師要在有限時間內,顛覆這些影響是相當辛苦的。這當然並非不可能,只是隨著孩子年齡愈大,要補足其差距就愈來愈難。
聽起來誇張,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實。
例如,每天一小時,持續十年的話,就有3650天(閏年除外)。換算成小時就有3650個小時。每天看一小時新聞節目長大的孩子,與幾乎都不看新聞長大的孩子比起來,接觸知識的時間可說是壓倒性地多很多。相對地,在累積知識量上,前者也是較有利的。
所以,不是「學習能力會遺傳」,而是「家庭環境會左右學歷」。因此,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務必要營造一個有知性環境的家庭。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那么請記得,一定要就抽出更多的時間和孩子說說話,因為與幼兒多交談(特別是9個月到3歲之間的孩子),會使這些孩子日后變得更聰明。

美國有一項研究,在所有家庭中,父母在防止孩子發生危險或麻煩方面付出的努力,是相似或相近的,但在與孩子耐心地交談、細致地回答孩子提問及互相溝通方面, 知識分子家庭與普通職工家庭有所不同。

他們曾對42戶家庭的兒童做過長達兩年半的調查,發現白領家庭中家長比較健談,與孩子談話的頻率,比一般藍領家庭高兩倍,比靠救濟的家庭高4倍。

這就是為什么在不同家庭成長的孩子上學以后,呈現出智商及學習成績差別的重要原因之一。

別認為與孩子交談是件簡單的事,還需要抓住孩子的一些特點,才能讓孩子把你的話聽進去進而達到有效溝通的效果。下面這幾個例子就非常清晰地展現了同樣的情境不同的話語,在孩子心理引起的不同反應。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學的時候,我和鄰居家的小女孩一起由各自的媽媽陪著去水上樂園玩。趁著大人不注意,我們兩個不會游泳的小女孩,竟然同時從水池岸邊滑落栽進水裡,害得最後救生員叔叔把我們救上岸時,忍不住一直嗆水咳嗽。看著驚慌失措的我,媽媽趕到我身邊,第一句話就是大聲責備:“剛跟你說了別打鬧,摔進水裡了吧?淹死了咋辦?”聽媽媽這麼一說,我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心裡一萬個委屈飄過。

而我邊哭,邊聽見身邊鄰家小女孩的媽媽輕輕安慰女兒說:“好誒,我的小公主都敢下水了呀,真棒!”接著,母女倆竟然都笑了起來。

那天,鄰家姑娘學會了換氣,而我卻就此不敢再游泳……

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從小到結婚,我一直是個乖乖女,怯懦,不敢提反對意見,生怕被爸媽和老師因為一點小錯誤而批評。而鄰家女孩,卻長成了個敢想敢闖的樂天派女神。

於是我常常想,假如我和她的媽媽換一下,今天的我,性格中註定會留下更多快樂的回憶吧。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小孩出生後,為了方便照顧,我都讓他跟我睡在同一個房間裡;雖然我們有為他準備了他自己的床,但是很多時候他都會爬到我的床來跟我睡。今年,小孩即將要上小學,正式踏入人生另一個階段,我認為他應該要開始學習獨立,便提議讓他睡自己的房間。但是計畫都還沒開始實行,只要我稍微提一下,他便會非常抗拒,甚至放聲大哭。跟他溝通了好幾次,他還是沒辦法接受這樣的安排,到底是我的方法用錯了? 或是時機不對呢? 我開始懷疑當初讓他跟我們睡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呢?

跟寶寶分房睡或是同睡好?

同睡(co-sleeping)所指的是,照顧者和小孩睡在同一個房間和同一張床上,或是照顧者和小孩睡在同一個房間裡,但是睡在不同的床上。一直以來,應不應該和小孩同睡都具有很大的爭議性。反對的一方認為,1. 和寶寶睡在同一張床上會比較容易造成嬰兒瘁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簡稱SIDS)的發生;2. 和寶寶同睡會影響夫妻的生活;3. 他們認為自己睡的小孩會比較獨立和有自信。但是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只要注意一些事項,同睡並不會造成寶寶的生命危險,反而會讓寶寶成長為一個更健康的人。

同睡到5歲最健康

 

倫敦兒童心理健康中心,教育與訓練主任 Margot Sunderland 博士在她的著作「育兒科學」(The Science of Parenting)裡指出,獨自睡覺的小孩會因為和父母分離而產生比較多的壓力賀爾蒙;如果小孩能和父母同睡一段長時間,最好從出生到五歲左右,他們長大後會比較冷靜、少壓力、和健康。而且在很多亞洲國家,如台灣、日本、香港等地方,因為環境的因素和傳統文化的影響,跟寶寶同睡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他們卻沒有比較高的嬰兒瘁死症的比率,日本更擁有全世界最低 SIDS 的發生率。其實和寶寶同睡除了可以給寶寶安全感,更可以方便媽咪不分晝夜的餵哺母乳,增加乳汁的分泌;再者,照顧者和小孩同睡可以隨時了解小孩的睡眠狀況,反而可以減低小孩被棉被蓋住鼻子等狀況的發生。美國兒科協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也建議父母和小孩睡在同一個房間裡,但是睡在不同的床上。

 

和寶寶同睡要注意什麼事項呢?

www.inhabitots.com 提供了給我們幾個和寶寶同睡時要注意的重點: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有小小孩,只要爸媽一不留神,寬大的白牆、淺色的皮沙發或桌面,總免不了成為「小小畢卡索」的現成畫布,到處散布著塗鴉的痕跡。因此,一談到幼兒塗鴉,很多爸媽的腦袋中總會浮現成堆的問號:孩子為什麼這麼愛亂畫?究竟該阻止孩子,還是放任他隨意畫? 

塗鴉是練習創造的重要過程 

所有偉大的發明和經典之作,都來自一再的實驗和練習。蘇荷兒童美術館館長林千鈴指出,每個人生來都有創造力,但只有具行動力者能把它創造出來。成長中的小小孩,腦中也總是想著很多東西,但能力有限的他,只能把在腦中閃過的幾千個念頭,抓取某樣,用他知道的方法表現出來。 

林千鈴館長強調:「孩子的塗鴉遊戲是一種從虛到實,從無到有,從想到做的過程。而且創造是永遠的現在進行式,不是一次就可達成的任務。」因此,她提醒爸媽,孩子畫不像、會反覆畫是因為他正在練習,唯有經過持續的演練,孩子才能慢慢消化整理,把他心中所感受的,變成大家都看得見的圖像。 

塗鴉可促進感知覺統合 
任教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授陸雅青則指出,幼兒依賴感覺和動作經驗去認知他的環境與自己的存在。塗鴉的動作發展,通常是由肩膀關節運動,慢慢進步到運用手肘、手腕及手指關節。當孩子塗鴉時,等於提供孩子練習手部的操作,再由簡而繁地增進手部和整個身體以及手和眼的協調;而塗鴉過程中的造形和色彩的刺激,也可促進孩子視知覺的成長。 

此外,陸雅青教授也說明,當孩子塗鴉時,必須用眼去觀察物體,將「視覺」形象轉變成「心象」,當孩子轉化的能力愈強時,感覺經驗的累積往往也會比較豐富。而多元的繪畫或塗鴉媒材,也將同步引發孩子嗅、聽、味和運動覺等感覺統合作用。所以塗鴉創作是幼兒感知外在世界的綜合形象,加上身體動作協調發展程度所呈現的一種自我的表現,一種本能的反應。 

塗鴉表達需求與情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助理教授范睿榛提醒爸媽,對於語言能力有限,辭庫量還沒存到足以清楚表情達意的幼兒來說,這類「密碼」似的塗鴉創作,其實是他們展現內心情意感知的另類「視覺」語言。 

范睿榛教授指出,相對於過去整日在藍天下、草地或曠野上自由跑跳的孩子,現代孩子普遍缺乏伸展肢体的機會及多元的感知覺經驗。肢體發展及對環境的認知與繪畫有關,當孩子在牆上恣意塗鴉時,他正傳遞出身體的訊息:「我想動,我需要遊戲!」塗鴉也會洩漏出內在情緒與喜好。窗外的雷聲讓孩子嚇了一跳,孩子選擇用狂亂的筆觸和顏色記下對打雷的感受;剛學會禁止標幟圖示的女孩,不喜歡媽媽對她生氣,便畫出禁止媽媽生氣的圖示表達抗議……。給孩子紙筆或黏土,創作裡將說出各種心情故事。 

塗鴉經驗影響人格形成 
此外,在人格初形成的幼兒階段,父母對孩子塗鴉遊戲的態度,也將對他日後人格的養成,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陸雅青教授指出,父母若否定了塗鴉創作是幼兒的一種原創表現,老是以「畫得像」或「做得像」這單一標準來指導孩子,孩子可能會對自我的能力感到懷疑,覺得自己不會畫、沒創造力,可能因此產生退縮、被動、沒自信的人格特質;有些被大人糾正過的孩子怕畫錯或做錯,甚至選擇不再創作或只敢描繪別人的圖。 

此外,有些想塗鴉的孩子,因為曾被大人責罵不准亂畫,被壓抑衝動的經驗,讓孩子誤以為所有內在衝動都是錯誤的,因而產生罪惡感。她提醒父母,孩子若總是在壓抑的狀態,還可能造成孩子害怕與其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所以,大人可別小看塗鴉遊戲的重要性呢! 

 

from  學前教育雜誌,全文請見2012年3月雜誌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面的事情在你家發生過麼?ico

一家人都收拾好了準備出門,你著急的不停催,孩子卻還在慢吞吞繫鞋帶;你讓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箱,半個小時過後,地上還是一團糟;帶孩子去商城,你在買東西,千叮嚀萬囑咐孩子一定要跟緊你,不要亂跑,誰知一轉頭,人沒影兒了……為什麼你已經說了800遍,孩子卻還是聽不見,喊不動呢?對於孩子的這種「無動於衷」的行為,兒童教育專家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解決之道:具體如下:

ico(1)不隨意打擾

家長要知道該何時叫孩子,要細心觀察孩子在做什麼,儘量不隨意打擾,儘量在孩子活動間隙時和他溝通。

用適當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注意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孩子常常粗心嗎?只是責怪「又粗心了,下次要小心!」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正確找出粗心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3招終結孩子「粗心」

「昨天考卷發回來了嗎?」

孩子的考試結果出爐,雖然心裡早已想好,考試只是要測出孩子哪些地方還不會,不要太在意分數,但看到孩子因為粗心,被扣了好多分數,仍忍不住開口唸一下:「怎麼又粗心了?」

在責備孩子粗心前,父母請先試試看,完成下面兩道題。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飲食習慣是不可能在一夕之間改變的,藉由做好規劃、以身作則、立下家規,並發揮孩子的影響力,以改變家中所有成員。

談到對大腦有益的食物,很多人會想到的答案是「魚」,但如果要再問第二種食物,可能就答不出來了。沒錯,吃魚的確對大腦有好處,然而世界上這麼多種食材,如果只有魚是唯一的大腦救星,未免也太極端了。

過去連續三年,在美國精神醫學會的年會中,都會有一個特別的研討會,討論「食物與大腦」的關聯性。要知道人吃進去肚子的食物,不僅僅會影響腸胃道、心血管、代謝功能,事實上也跟智能、情緒、專注力等等大腦功能息息相關。在某項研究中,醫師單單藉由調整憂鬱症患者的飲食,就可以減輕四○%的症狀程度,飲食對於大腦功能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幫助大腦的好食物

①蚌殼類是大腦補品。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庭作業之於學生,有如誦經之於修行者,是每日的修行。但作業並不只是孩子的修行,老師也有批改的修行,家長也有瞭解與輔導的修行。家庭作業是親子與師生間的共修。

我常向學生開玩笑的抱怨「你欺騙了我!」,「老師,我哪有?這些我千真萬確是自己寫的。」身為導師看筆跡早就知道是誰寫的作業啦,重點並不是作業是不是自己寫的。「不然就是你考試的分數騙了我!」是的,孩子完美的作業誤導了我以為學生的學習達成效果了,相信完美的作業也誤導了許多家長以為自己孩子的學習都會了。

整齊清潔與正確無誤,東方人品修養的體現

小時候父親訓示「見字如見人」,自小就知道工整美觀是寫作業的第一準則。不幸的是我的字體奇醜無比,常常被父親氣得當場撕毀作業,哭著重買作業本補寫。雖然深深覺得挫敗,但是總是努力的實踐寫出整齊清潔與正確無誤的作業。等到自己當了許久的老師也從來沒有懷疑過作業要「工整無誤」這條鐵則。批改作業的評等不也是依循這條準則?

然而,漸漸發現,不是所有的作業都適用這單一的標準。對孩子要求作業整齊無誤,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發揮回家作業真正的功效。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孩子不應該用咆哮的謾罵,而是用有智慧的責備方式。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到底想怎麼樣?」、「我快受不了你了!」一天內這幾句話不知重複出現了多少次。雖然你的立意是希望孩子變好,但結果卻只讓孩子的自尊心瓦解,而他還是不會改變。

通常我們責備孩子時,除了針對他犯錯的地方之外,還會附加一些無意義的人身攻擊來屈辱對方。當然,喋喋不休與責罵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孩子聽起來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因為他不覺得自己有錯,因此只會感到爸爸不理解自己、對自己冷酷。其實責備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如何減少說者與聽者間的認知差異,以及如何形成雙方的共識。

孩子太小的時候不要罵

說教在程度上是輕微的,責備可不是,因此等到孩子開始聽得懂話的時候再責罵他。責備一個聽不懂話的孩子,因為他不懂你在說什麼,所以到最後只有你一個人氣得半死。雖然每個孩子能理解責備的時間不同,但大部分都要等到五歲之後。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比較早熟,很早就聽懂大人講話就沒什麼問題,但在五歲之前還聽不懂大人講話的階段時, 比較聰明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轉移注意力, 而不是責備

危險行為須當下斥責

責備又分為當下就得罵以及以後才能罵。不重要的事情卻當下斥責孩子,會讓他退縮、失去自信。然而如果是可能危害到孩子生命的危險行為,比方說在馬路上奔跑、玩刀子、玩火,就得立即責罵,即使是「嚴厲」斥責也不為過。這樣才能讓他確實了解自己做錯了,以後才不會再犯。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肚子一天天隆起來,妳一定會跟先生討論孩子出生後像誰,其實從科學角度談遺傳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XY染色體,誰來決定胎寶寶的智商和相貌?

智力是誰遺傳誰?
媽媽

智力有一定的遺傳性,同時受到環境、營養、教育等後天因素的影響。據科學家評估,基因對智力的影響約占50%-60%,就遺傳而言,媽媽聰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聰明,如果是個男孩子,就會更聰明。這其中的原因在於,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女性有2個X染色體,男性只有1個,所以媽媽的 智力在遺傳中就佔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我們首先來復習下高中生物知識:男寶寶和女寶寶是怎樣來的?
男生是XY,X (卵)是來自母親,Y(精子)是來自父親。
女生是XX,X (卵)是來自母親,X(精子)是來自父親。
所以生男生女都是先生的錯,不要怪罪媽媽的肚皮不爭氣。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是一項大學問,但絕對不是買了書把書扔給孩子便大功告成了,事實上,買書是一件最簡單的事,有了書,這項大工程才開始呢。分級閱讀的觀念及實踐是美國的語文教育制度的基石,也是閱讀課程中的一大重點。因為每個孩子的程度,興趣及學習速度不同,一本教科書不可能滿足課堂上所有的學生的需求,所以孩子需要不同級別的書籍來配合他們的成長與學習。幾乎所有的「課外書」在美國都 已被分級,便於老師,家長,孩子選擇。

從五歲進學校開始(美國的義務教育自五歲開始,稱為kindergarten,接下來才是一年級到十二年級), 老師便持續為每個孩子衡量閱讀程度,孩子根據自己的程度循序漸進,累積語文實力,老師密切觀察孩子的發展給予輔導協助,這項工作至少持續到小學結束,甚至到中學仍然繼續進行。這些衡量閱讀的理念。方法是經過嚴謹的研究發展出來的,每個語文老師都受過嚴格訓練,且持續參加在職訓練,孩子們也瞭解每個人都有自己學習的腳步和閱讀的喜好,沒有高下之分,大家在閱讀的世界裡一起成長。

目前的英文分級制度有數種選擇,無論是用哪一套分級鑑定,都需要受過訓練的老師或專業工具才能正確的鑑定,解讀孩子的閱讀程度, 進而推薦閱讀級數,書單, 輔導孩子,幫助孩子的英文程度蒸蒸日上。

如果沒有辦法經由專業的方法來鑑定,在美國有另一個簡單好用的 「一隻手,五個手指頭」的簡易鑑定法,也就是說,如果一頁書有五個字以上是生字,這本書對孩子而言,便是太難了。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懶人包」不但符合孩子心理,認知發展,有深厚學術理論和研究根據,簡單易行,孩子不知不覺就被大人設計, 然……孩子的語文程度,學校成績就莫名其妙的進步了!

【懶人學英文】必備懶人包,讓孩子走到哪讀到哪

許雅寧提供

在之前的文章提到過如何變魔術,從無到有,創造時間空間,把閱讀見縫插針安排在大家忙碌的生活中,簡單來說,就是要讓孩子不知不覺就被大人設計, 然後……語文程度,學校成績就莫名其妙的進步了!

這個魔術的必備道具之一就是一個懶人包。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