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19歲女大學生月事來時大量出血,身上也有多處瘀青,經苗栗市大千醫院血液腫瘤科與癌症中心主任黃明立檢查後,原來是血小板數目太少,罹患「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

 

黃明立說,這名女大學生沒有受傷,身上卻出現瘀青,這種瘀青現象叫做「紫斑」,癌症、肝硬化、白血病等都可能造成;女大學生經過抽血與肝脾超音波檢查後,確診是「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這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的疾病,血小板數量遭破壞減少,導致血液凝固功能不佳,典型症狀是皮膚受到碰撞、按壓就出現紫色瘀斑、牙齦易出血,女性的經血過量。

 

自體免疫系統異常 血液凝固功能差

 

黃明立提醒說,血小板數量太少也可能致命,正常人的血小板數目約10萬以上,如果介於5萬至10萬,還不至於發生自發性的出血,不須接受治療,但如果需接受侵犯性的手術,就需要治療。

他說,血小板數目小於5萬就容易有出血症狀,總數小於2萬甚至小於1萬就相當嚴重,會造成內臟出血,如腸胃道出血造成黑便,膀胱出血造成血尿,甚至顱內出血致死,不可不慎!

黃明立說,治療方式很多,但各有副作用,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恐會造成月亮臉、水牛肩及骨質疏鬆;注射高劑量類固醇(脈衝治療)又有感染疑慮;切除脾臟後,抵抗力會下降,患者接受度低。

目前已有新的口服血小板增生劑,每天服用1次可刺激血小板生成,臨床顯示僅需服用1至2週,血小板數目即明顯增加,副作用也比較少,目前健保給付標準是血小板數量低於2萬且需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經事前審查後可使用。

 

from 自由電子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