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傳統的誘因系統:「胡蘿蔔與棍子」已經不敷使用,在強調終身學習的知識經濟時代,父母和老師的激勵方式需要如何進化?

何琦瑜:看重內在驅力的「激勵3.0」

最近期中考,女兒的數學考了超低分,她說自己少錯一題就可以不用補考了,但是「我不會覺得很遺憾,因為我本來就沒學會,補考可以幫助我重新學一次。」聽到她如此健康的反應,我就安心了。這表示她明白考試只是學習的過程。重點不是分數,而是藉此知道自己的盲點,然後願意想辦法學會。

沒想到第二天,女兒回來有些沮喪的說,導師給了每個人一張期中考分數目標,若是未達目標,就不能參加籃球比賽,或是要被處罰下課擦地板。這個透過剝奪做為激勵的做法,引發學生大反彈。

透過直接的懲處或獎賞,企圖幫助學生追求好成績,這是學校和整個教育體系常見的激勵方式。老師出於善意的動機,卻常常得到反效果,為什麼?這讓我想起許久前讀的一本書《動機,單純的力量》,書中分享近代關於動機的關鍵研究,滿值得教師和父母參考。

從激勵1.0 到3.0

作者把動機理論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遠古時期爲了生存的生理驅力:餓了就要吃;要活著所以逃開野獸,是原始的「激勵1.0」。

工業革命後的社會,原始人進化成組織裡的「工人」,就像機器裡的小零件,只要對鼓勵的行爲給予獎賞,對不鼓勵的行爲施以懲罰,人就會秉持理性,對外力做出適當回應,如此便可確保機器和組織順利運轉。日常生活,學校教育也依照這個假設運作:要鼓勵卓越,唯一的法門就是獎賞好的行爲,懲罰不好的行爲。這套只看重外在誘因的「激勵2.0」,主導了十九到二十世紀的組織管理和學校教育,多數人相信的前提是:大部分員工(學生),必須用懲罰來威嚇、掌控、指使、脅迫,否則他們不會付出足夠努力來達到目標。

「胡蘿蔔與棍子」的誘因系統,到了知識經濟時代捉襟見肘,經常失效(想想我們龐大無動力的大學生們就知所言不假)。近四十年來,心理和教育學界展開了「激勵3.0」的探索:人類有種內在驅力,渴望自動自發,爲自己做決定,與他人產生關聯。當這股內在驅力得到釋放,人的成就更高,生活也更豐富。在需要終身學習才能生存的未來世界,我們必須培養不需靠外力獎懲,自己願意求進步的「I型人格」。學校和家庭,必須更清楚認識形成內在動機的三大要素:自主、專精(對有意義的項目想要精益求精的渴望)、目的感。

學習目標更重於表現目標

如何點燃內在驅力?《動機,單純的力量》提出了極具參考價值的討論和工具方法。譬如,你要鼓勵孩子培育智能,設定「學習目標」,比「表現目標」有效。學英文的「表現目標」是考試分數,「學習目標」是「能用英文流利的溝通」,或「看懂英文故事」。研究顯示,鼓勵達成「學習目標」能幫助學生導向專精、激發投入熱情,忍受挫敗和痛苦;若只看重短期的「表現目標」,反而讓學生形成定型思維,唾棄努力:反正我就是考不好,努力也沒有用。

在學校和家庭中,不要把成績當成必須接受懲處或獎賞的「結果」,而是孩子學習歷程的回饋。過程中,鼓勵孩子自己設定希望做到的目標,針對自己的進步狀況分析:他們做到了什麼?還有哪些不足?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和努力?家長和老師也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觀察和回饋。增加學生參與度,透過有意義的討論,提升學習過程的自主性,會得到比成績更珍貴的動機火苗。

回到我女兒的例子,如果老師把設定目標的責任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事後評比討論,找出可以再進步的方法,遭遇的反彈會減少,長期的效果也會更好。與其用不相干的剝奪(譬如不準下課或打籃球)做爲懲罰,老師可以聽聽學生想要怎麼激勵自己進步,再加以輔助。譬如協助安排同學間的互助學習社群,提供相關資源等。最重要的是,改變假設:相信學生們不需外在懲罰,天生渴望進步。因為,來自他人的信任,是點燃內在驅力的重要燃料。

from 親子天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