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便秘問題困擾孩童,還影響生長發育。

 

心急的家長不用怕,《康健》告訴你怎麼做。

 

活蹦亂跳的5歲小男生勻勻,半夜12點突然哭著醒來,抱著鼓脹的肚子說好痛,家人以為是急性盲腸炎,送到急診X光一照才發現,原來是糞便塞滿了整個腸道排不出去,甚至已有發炎感染跡象,需要灌腸和住院治療。

 

因便秘而上急診求助,聽起來也許不可思議,但這樣的情況,現在卻經常發生在學齡前期兒童身上。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曾針對院內1600例慢性便秘孩童做相關分析研究,結果發現,3~6歲孩童便秘比例最高,約佔三分之一。

 

而院內統計也發現,孩童因急性腹痛送急診,其中約有八、九成原因正是便秘導致。

 

比起國外孩童便秘高峰期在7~8歲,「我們顯然要提前很多,」研究計劃負責人、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腸胃科主任趙舜卿擔憂地說。

 

便秘問題普遍存在於國內孩童中。長期便秘會造成噁心、食慾不振和體重減輕,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孩童便秘,影響生長發育

 

研究發現,慢性便秘的孩童中,接近兩成有體重過輕的情形。

 

趙舜卿解釋,通常便秘超過半年以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孩童會出現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及生長遲滯,有些孩子甚至無法集中注意力,影響課業成績表現。

 

孩子吃不胖、長不高,愈來愈瘦小,便秘問題拖到國中,加上課業壓力,很容易造成肚子一天痛個三、四次的腸躁症,這時反而更難治療。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每天排便就沒有便秘問題。事實上像解硬便、大便有血或是解便困難,都可以被歸類成便秘。

 

以中醫來說,脾胃(包括消化代謝的腸胃系統)主先天之氣,負責身體養分消化吸收,脾胃功能不佳,孩童生長速度自然跟不上常人。

 

而引起便秘的嚴重偏食不但阻礙孩童生長發育,甚至會影響孩童的情緒與學習能力。

 

新加坡研究發現,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情緒較不穩定,牙齒也不好。

 

以營養學角度來說,蔬菜含鉀元素,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鈉離子(來自動物性食物、鹽及味精中),有助穩定情緒。

 

而咀嚼這項動作,則可緩和焦慮,但不喜歡蔬菜的孩子牙齒不好,蛀牙特別多,咀嚼功能也較差。

 

另有研究發現,飲食習慣與學習能力有關。喜歡高糖、高油等空熱量點心零食的學童,比攝取蔬果蛋奶的學童,學習能力不良的情形要增加2.8~4.8倍。

 

趁早解決孩童便秘問題,已是家長面臨的重要課題。

 


偏食造成便秘

 

探究現代孩童便秘主因,專家學者一致公認,不良飲食習慣是最大原因。

 

現代社會壓力大,生活步調快,小孩跟著大人一起忙,很難養成均衡正常的飲食習慣。

 

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台灣約有九成以上孩童有偏食問題。

 

孩子偏食挑食,不愛新鮮蔬果,只吃精緻及油炸食品,炸雞吃得比飯多,餐餐飲料當水喝,「幾乎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在吃麥當勞,」趙舜卿看著調查報告上的數據猛搖頭。

 

纖維質是維持生長發育及幫助排便的重要營養素,但國內孩童卻普遍攝取不足。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國內孩童蔬菜攝取量明顯偏低,2003年孩童每日纖維量攝取量約3克,僅達到衛生署建議量(一天10~15克)的四分之一。

 

油炸食物攝取過多,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

 

研究發現,高蛋白高油脂食物攝取過多,會讓糞便黏稠不易排出,趙舜卿醫師指出。

 

孩童沒有能力分辨拒絕美食誘惑,但整體社會環境未做好均衡飲食把關,也令人擔憂。

 

一份針對全台20縣市托兒所餐點營養品質現況調查發現,約有四成比例的托兒所,一週供應五次高油、高糖、高鹽的點心,包括紅茶、奶茶、甜甜圈、夾心餅乾等。偏偏學齡前期是飲食習慣及口味養成的重要階段,如果偏食習慣不改,上小學後要改變很難。

 

尚且,便秘經過診斷治療後,體重、身高也會增加,「一般五、六歲治療效果最好,」趙舜卿提到。

 

中西醫治療孩童便秘做法類似,主要還是以飲食均衡為主,另外輔以軟便藥物幫助腸蠕動排便。

 

以西醫而言,輕度便秘會給予乳酸菌膠囊治療,中度以上便秘就得靠軟便劑及天然合成纖維來幫忙,「約有六到七成可以獲得改善,」趙舜卿說,家長毋需擔心會造成藥物依賴,一般持續兩、三個月耐心治療,按個人狀況慢慢停藥,就可以減少復發狀況。

 

中醫治療方式則以麻子仁丸、草決明或加入一點大黃來達到軟便功效,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家醫科主任林君玉表示。

 

除了軟便劑之外,中醫會利用刺激食慾的藥物,如健脾開胃的香砂六君子、山楂、陳皮等,讓食慾不振的孩子,可以有力氣排便。

 

林君玉指出,有些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因食慾不好,沒有力氣排便造成便秘。而便秘之後食量更小,身體沒有抵抗力,過敏情形更加嚴重。

 

另外,針對不同證型的孩童便秘,中醫也有相對應的食療。

 

譬如說容易口渴、舌頭紅、大便乾硬的孩童,可以多吃芝麻、蜂蜜、絲瓜、梨子、松子和香蕉來潤燥。

 

另一種陽氣虛型孩童,平日活力不佳、有便意但出不來,排便後有無力感,這時可吃點山藥、紅棗、核桃和玉米來補氣。

 

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要從調整飲食習慣下手。而家長全力配合,往往是遠離孩童便秘的關鍵所在。

研究偏食行為的美國費城蒙內爾化學感應中心研究指出,喜歡享受各種食物的父母,小孩通常也會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如果父母合併有暴食、挑食或讓孩子單獨進餐,通常孩子也會變成嚴重偏食。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孩子對於蔬果的喜愛及選擇深受父母影響,因此父母應該以身作則,鼓勵孩子多吃蔬果。

尤其5歲以前是孩童味覺養成期,「你給孩子吃什麼,他就會習慣那個味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周秀娟認為,家長應為孩子飲食把關,因此她在孩子開始吃副食品時,就堅持不給重口味、調味料及加工食物,讓孩子可以熟悉天然食物的味覺。

其實當家長準備餐點時,就應考量供應各種營養素均衡的飲食,而非只為顧全孩子喜好而失準則。

正確均衡飲食分布,大人小孩皆同。碳水化合物如五榖、米飯、馬鈴薯、番薯的主食類應佔六成以上,脂肪佔25%,蛋白質佔10~20%。

 
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也有技巧。不必苦苦哀求或強迫孩子該吃什麼,而是縮小孩子的食物選擇範圍,讓孩子自己去決定想吃什麼。

譬如口渴時不要問他:「你要喝什麼?」而是改問他要喝蘋果汁或柳橙汁,兩者擇一。

而且,不要過度限制某種食物或將食物當成獎賞。「乖就給糖吃」的話對孩子來說,反而會讓孩子對得不到的食物過度渴望,甚至認為這是比較好的選擇。

對於孩童心理很有研究的營養師李思嘉提到,小孩心態是「愈限制愈想吃」,家長應該放平常心,教他們認識均衡食物後,把食物選擇權交給孩子,然後運用一點技巧,幫孩子補充不足的營養素。

孩子偶爾要吃速食沒關係,吃完以後到便利店買葡萄乾、水果乾等補充速食裡不夠的纖維質就好。家長不必為了偶發事件而壞了用餐氣氛。

然而,影響孩童便秘的原因還包括水喝太少、不運動等,面對已有自我主見的學齡前期孩童,家長要如何不撕破臉,又讓他們可以遠離便秘困擾?


7招遠離孩童便秘

●準備小分量,養成吃完的好習慣

孩童胃容量小,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都很容易讓孩子的腸胃塞車,消化不良。

請記得,一次準備小碗分量就好,一般大約為成人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量。

小碗的食物不會讓孩子有永遠吃不完的感覺,而且也比較有成就感。

●少量多餐,慎選優質點心

孩童胃容量小,精力旺盛,幾乎每3~4小時就需要補充飲食。因此應該把每日營養所需,平均分成三個正餐和兩個點心。

家長花點心思,慎選具營養價值的點心零食,孩子可以吃得健康又有活力。

美國營養師伯恩斯家有三個挑食孩子,每次跟孩子外出時,一定會在車上放置小冰箱,冰箱裡裝著新鮮胡蘿蔔棒、小麥餅乾、優格和開水,不但可以安撫孩子,也可以避免途中孩子肚餓,選擇路旁的速食店來打發。

此外,中醫提到白木耳、杏仁、蜂蜜具滋潤作用,不但可以軟便潤腸,且有優質蛋白質及脂質,是孩童最佳的活力補給來源。白木耳煮軟剁碎,有蒟蒻的QQ口感;杏仁磨碎沖泡加點燕麥、榖片或是葡萄乾當飲料;蜂蜜澆淋在水果或蛋糕上,甜甜的口感,很容易讓孩子一口接一口。

按個人喜好加料的三明治、飯糰,也是健康的點心選擇。三明治的麵包種類多樣,吐司、漢堡或烤得酥脆的法國麵包,抹點美乃滋,加上鮪魚、起司、番茄和生菜,蛋白質、維生素和纖維素一應俱全。

布丁、水果沙拉、優格沙拉,都是簡單且營養的點心。

對牛奶過敏的孩童,則可以用豆漿、豆花取代,一樣可以補充鈣質。

沒時間自製點心,為孩子準備一小包葡萄乾、枸杞子或小紅莓,也可以補充纖維質。

●巧妙補充其他纖維質

討厭吃蔬菜水果沒關係,纖維質的攝取,並非只能來自蔬菜水果。像是木耳、杏鮑菇、海苔、海帶、果乾等,都具有豐富的纖維質和礦物質。

燕麥片、做果凍的洋菜、愛玉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此外,平時也可利用優格、優酪乳或乳酸菌粉,幫助促進腸蠕動。

●多攝取瓜果

中醫認為孩童便秘原因出在體質燥熱、火氣大,平時可以多補充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或香蕉等,散散體內熱火。

如果不喜歡這類水果味,可以在切塊水果上灑點煉乳、優酪乳或冰淇淋,讓香濃的甜奶味蓋過瓜味。

此外,熬得軟爛的綠豆薏仁湯,也是很好的解熱點心。

綠豆、薏仁富有纖維質,且有清熱退火功效,市立中醫醫院家醫科主任林君玉建議,在綠豆薏仁上加點切碎的罐頭鳳梨,不但黃顏色美觀,而且小孩也喜歡這種甜味。

●適當運動

都會孩子活動量少,平日在家可多練習加強腹肌的動作,有助喚醒懶惰不肯動的腸子。

簡單的蹲、身體往前、後彎曲或是轉腰的動作,可以扭轉到腰部肌肉,有助加速腸蠕動。

也可藉由親子按摩,幫助孩子腸蠕動。

睡前順時鐘環狀輕按孩童肚臍周圍,不但加速腸蠕動,也有助入眠。

但按摩孩童的力道不能太大,以成人食指按壓的力道最剛好,林君玉醫師提到。

還可以試試以下穴位,在飯後一小時輕按數次,可促進腸蠕動。

◎足三里穴:膝蓋下兩橫指處,可連續按壓1~2分鐘。

◎支溝穴:手腕背橫紋上3吋,尺、橈兩骨之間。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孩童便秘的原因之一,有時是忘了上廁所。

3~7歲孩童腹部及骨盆腔肌肉正在發育,排便反射機能不成熟,不知有便意就該上洗手間,經常需要提醒,因此養成孩童每天固定排便習慣很重要。

你可以選擇早餐飯後一小時,做為孩子的固定排便時間。

剛開始家長可以陪伴孩子,每次10分鐘以上,讓孩子漸漸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

如廁前先給孩子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有助排便更通暢。

●注意口腔衛生

口腔衛生是很多家長會忽略的問題,但這也是造成孩童便秘的原因之一。

孩子牙齒不好會變得挑食、食慾不振,自然影響排便能力。

因此平常除了注意餐後正確刷牙外,也應定期(每三個月)帶到牙醫診所做檢查。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便秘無法改善,或是出現腹部劇痛、嘔吐或是精神懶散、尿量減少等明顯脫水的情形,一定要儘速送醫診治,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才可以徹底脫離便秘之苦。
 


三個關於便秘的錯誤觀念

1.番薯有助排便?

番薯幫助排便的說法,其實不適用於5歲以下孩童。

「小孩會愈吃愈脹,」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腸胃科主任趙舜卿醫師提到,5歲以下小孩不知道何時該上廁所,因此腸內容易堆積糞便,而粗纖維的番薯會增加糞便體積,使其更難排出,因此孩童會愈吃愈脹。而水果類的蘋果、芭樂,也是屬於此類不利排便的食物。專家建議,腸胃先清空再吃會比較好。

2.可多吃高纖餅乾代替水果?

錯。高纖餅乾纖維量多,但油脂成分也不少。市售有些高纖餅乾脂肪含量竟是蛋白質的2倍,甚至4倍以上。過多的脂肪反會造成便秘,而這對於脂肪攝取量已經過多的孩童而言,無異雪上加霜。

「只要吃起來很順口的,脂肪含量通常也很驚人,」趙舜卿提出自己的經驗分享,他認為纖維素來源,還是新鮮蔬果最好。

3.喝果汁愈多愈好?

果汁固然有益健康,但是孩童飲用應該有所限制。

尤其市售果汁中含有大量糖分,會讓孩子感覺飽脹,且太多果汁對孩童的牙齒和胃會有影響,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學齡前孩童一天不要飲用超過113~169cc(約2/3玻璃杯量)果汁。

而且,果汁無法解渴,也不能取代天然水果。


六種方法,讓孩子愛上蔬菜水果

多數孩童視吃蔬果為畏途。根據調查,有四分之一的孩童不愛吃蔬菜水果。其實並非孩童挑食,而是因為本身的生理特質使然。

蔬果的粗纖維不容易咀嚼,對於正在換牙的孩子來說有些困難,用點小技巧,就可以讓孩子不再捏著鼻子吃蔬果。

首先,你可以選擇纖維含量較高的水果。

譬如黑棗、藍莓、紅莓、杏桃、李子、番茄、草莓等。

此外,柚子、葡萄柚屬於非吸收性幾丁醣,可以增加腸道內滲透壓及水分,讓糞便鬆軟容易排出,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腸胃科主任趙舜卿提到。

蔬菜中的白蘿蔔、甘藍、筍、高麗菜纖維量高,是一般青菜的兩倍以上。

中醫師林君玉相信,小孩子的食慾需要誘導,因此每天她一定為孩子準備香蕉、木瓜、柚子等,讓孩子有不同口味的選擇。且各種顏色不同的水果放在碟子裡,五彩繽紛很能引發食慾。

以下是專家提供的小法寶:


1.切成容易入口的小塊狀

食物尺寸太大,難以吞嚥,也是孩童拒食原因之一。食指長的空心菜對大人而言可能很容易吞嚥,但對體積只有成人三分之一的孩子來說,卻經常會哽塞引起嘔吐。

準備食物時,切絲、切短(3公分)或小塊一點,譬如金針菇切四段,方便孩子入口。


2.避免粗纖維或太硬的食物

孩童乳齒咀嚼能力差,無法處理粗纖維、多渣或太硬的食物,因此避免選擇粗纖維的蔬果,如芹菜等。

水果則可打成蔬果汁。堅果類的核果、杏仁、可磨粉搭配米漿或牛奶打汁。


3.投其所好,不露痕跡補充所需

所謂眼不見為淨,巧妙將蔬果以大化小,融入孩子喜歡的食物中,常會不知不覺被吃下。

譬如將水果切丁,裝飾在孩子愛吃的布丁、果凍中;或把粗纖維的紅蘿蔔、筍、芹菜切成細絲,添加在粥和湯麵中,讓孩子連湯帶麵,呼嚕呼嚕吃完。

喜歡做菜的王安琪,因為女兒愛吃肉,她會把絲瓜切細或是蔬菜剁碎,融在肉餅中。


4.玩花樣,發揮想像力

吃東西的情緒很重要,如果吃飯像遊戲一樣快樂,可能沒有一個孩子能夠拒絕。

用模型將蔬菜水果做成特殊形狀,也是鼓勵孩子進食的方法之一。

中醫師林君玉每次只要把蘿蔔切成花狀丟到湯裡,一下就被女兒撈來吃掉。

發揮想像力,是讓孩子愛上食物的不二法門。你可以先問孩子食物像什麼,然後慢慢發揮。

「來點小螞蟻」這是營養師李思嘉跟兒子對米飯的暱稱。有次一群朋友去吃飯,小朋友們聽到小螞蟻,紛紛搶著要吃飯,家長覺得很不可思議,這群挑食的孩子怎麼變了樣。

5.一起動手做

孩童對於自己動手的食物,總覺得特別好吃。因此不妨在假日跟孩子一起上市場選菜、動手包包水餃、做做三明治或是一起切水果。如果真的沒時間,外食可選擇小火鍋,讓孩子享受自己烹調的樂趣。

小火鍋的配料玉米筍、金針菇、木耳、玉米等纖維含量高,也是多數孩子都可以接受的蔬菜。

6.改變烹調方式

有些青菜味道重,即使大人也不容易接受,這時不妨試試改變烹調方法。

譬如四季豆斜切去炒,咬起來較脆嫩。打蔬果汁中加入鳳梨、蘋果或優酪乳,就可以壓住蔬菜的特殊味道,變得香甜好喝。

老少咸宜的咖哩飯,也是讓蔬菜變身的好方法。營養師周秀娟把咖哩飯中的馬鈴薯改成竹筍、筊白筍、白蘿蔔,小朋友一樣吃光光。

洋蔥、番茄、牛肉和各種蔬菜熬成的鄉村濃湯,不但纖維含量豐富,還有大量水分,也很適合習慣便秘的小朋友。


from 康健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