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多數的人都曾有腸胃不舒服的經驗,例如拉肚子、便秘、胃脹氣、胃酸過多等等毛病。這些小毛病很容易被忽略,而且很難獲得根治,因此可能最早演變成健康的限制點。

 

根據2009年的統計顯示,大腸癌已經高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胃癌也位居第七位,除了這兩種可能會致命的嚴重病症外,還有更多人深受大腸激躁症、過敏性腸炎所苦。因此,當你的胃腸道已成為健康限制點時,你必須提高警覺,趕緊修復,否則一天跟著一天惡化,後果將不堪設想。

 

<腸胃道保健處方1> 邊吃飯邊喝湯 提高消化力

 

現代人因為講話講太多,造成口腔黏膜提早萎縮,口水分泌也跟著變少。一旦口水分泌不足,胃酸也會跟著不足,因此,當食物送達胃時,我們的胃仍然呈現乾乾的狀態,不利於消化液的攪拌。

 

尤其現代人經常一邊開會、一邊吃飯,只想著要快速把食物囫圇吞進肚子裡,這時若沒有喝入湯水,胃裡面的食物和胃酸消化液的接觸就會不足,也無法抑制食物中的雜菌,導致胃中的食物開始發酵和腐敗,結果嚴重傷害了胃的健康。

 

喝湯能促進消化,對於口水減少分泌的人來說特別重要。不論在飯前、飯中或飯後喝,一個湯碗左右的湯水,都能夠幫助消化。湯水雖然無法取代口水的作用,但可以把食物變得更濕,就像麵粉加水後,攪和性就會變好。食物的攪和效果好,消化?和食物分子的接觸機率就會提升,食物的分解、消化效果自然也會提高。

 

有人建議不要在飯後喝湯,認為這樣會把胃液沖掉。事實上,當食物進到胃時,整個胃是封閉的,不可能只有滲水出去。我認為不管是飯前或飯後,能夠喝一點湯都是好的。

 

另外,消化不好的人,可以在飯前服用一點食鹽,約莫一粒玉米大小即可,也有助於提升胃酸,促進消化。

 

<腸胃道保健處方2> 別讓孩子吃「太乾淨」的人工食物

 

腸胃道益菌叢的養成有三個時機:最早是在兩歲之前,除了餵食母乳,父母、兄姊的口水種菌也是重要的來源。第二個時機是幼稚園之前。第三個時機就是青春期之前

 

從小就處在超乾淨或是無菌狀態的孩子,會導致消化道的益菌叢發展薄弱,因此很容易過敏。像是嬰兒在6個月開始吃副食品,而父母所提供的大部分是食品工廠生產的無菌食物,加上小朋友和青少年從小就習慣吃便利商店和大賣場的食物,這些無菌的食物沒辦法建立保護腸胃道的益菌叢,就會造成腸胃道先天孱弱。

 

事實上,自然界的食物原本存在許多益菌,像是水果、納豆等等,應該把握培養腸胃道益菌叢的黃金關鍵期,適量加以攝取。

 

<腸胃道保健處方3>多吃優質在地發酵食品

 

使用在地食材發酵的食物,像是紅麴、豆腐乳、醬油、醋、納豆、醋、泡菜、發酵果汁、葡萄酒等,可協助益菌在腸道取得優勢,固著在腸道上成為益菌叢,而不會隨著大便被沖走。因此,平常飲食時就可多加攝取,讓腸道益菌叢的生態更穩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凱薩琳 的頭像
    凱薩琳

    凱薩琳愛分享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