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記得今年夏天的炎熱嗎?可是,秋天的腳步未駐足太久,很快地,就置身在冬季國度了。根據報載,「這個冬天會很冷」,家有嬰幼兒的父母,得好好想想該如何為寶寶做好過冬的準備,但請記住要把握「恰如其分」的原則,別讓寶寶熱過頭了! 

 

一想到冬天來了,父母莫不費心該如何讓寶寶穿得暖暖的,以免受涼生病!的確,冬季做好保暖工作很重要,但「如何做到剛剛好」才是重點,因為溫度過高會讓寶寶覺得不舒服,也容易引起皮膚不適的問題。

 

過於溫暖.皮膚易有狀況

 

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周怡宏指出,「雖然冬季令人直接想到要保暖,但三歲以下的嬰幼兒大部分的時間待在家中,少有體溫下降的機會,如果過於保暖,反而容易使寶寶出現其他問題!」

他解釋,三歲以下的嬰幼兒因體溫調節中樞還不發達,身體週邊血管與皮膚對外界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差,易受到外在環境溫度改變而有所變化。當寶寶身穿太多衣物,無形中,增加流汗的機會,但寶寶的汗腺與皮脂腺分泌管腺細而窄,易發生阻塞,當大量汗水與皮脂分泌物無法適當「宣洩」時就會阻塞了汗腺,導致長疹子,寶寶受不了癢,小手一直猛抓到破皮時,小心引發皮膚遭細菌感染的可能!周怡宏醫師建議,與其幫寶寶穿很多衣服,不如為他創造一個溫度舒適的環境。

 

需要保溫的時機

 

周怡宏醫師指出,嬰幼兒需要特別加強保溫的時機有三:

1. 外出時:除透過衣物加強保暖,也盡量減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

2. 生病時:因體溫不穩定,而需要特別注意溫度的變化。

3. 體重偏低的寶寶或早產兒:體重偏低是指出生時在2,500公克以下的寶寶,早產兒則是指未滿32週即出生的寶寶(通常需要住院直到矯正年齡接近足月或體重超過2,000公克才可出院),兩者都面臨因皮下脂肪不足,使新陳代謝速度變快,容易消耗熱量以維持體溫,因此,需要做好保溫工作,以維持體溫的穩定。

 

居家.適宜的溫度與濕度

 

怎樣的環境才能令人感到舒適呢?周怡宏醫師根據經驗認為,「讓室溫保持約20~24℃或平均溫度為22℃,加上相對濕度控制在50~70%,就是使人感到舒服的狀態」。他建議父母,家中不妨擺放一個室內溫度計及濕度計進行測量,當溫度與濕度未達此一標準時,即可適度使用如電暖器、除濕機等設備,將溫度、濕度調整至宜人狀態,這樣就不需要為寶寶穿上太多衣服,即使睡覺,蓋上一層薄薄的被子也已足夠。

 

睡覺時太溫暖.易使寶寶忘了呼吸

 

每到冬天,總不時有「嬰兒猝死」的意外登上媒體版面,周怡宏醫師解釋,雖然造成嬰兒猝死的原因很多,但是應該特別注意其中一項危險因子是「過熱的衣著、被蓋或室溫」,因在長時間睡眠時,環境若過於溫暖悶熱,有機會讓寶寶忘記呼吸,因呼吸暫停,增加了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機率。

 

3點觀察寶寶是否太熱?

 

不論是使用電暖器或增加衣物,都可發揮保暖效果,但寶寶是否真的覺得舒服呢?尤其常有媽媽用自身的感覺幫寶寶穿衣服,媽媽覺得這樣穿剛剛好的衣物,卻讓寶寶滿頭大汗,年紀大一點的孩子還能用言語表達,但無法言語的小嬰兒可能以哭鬧、躁動不安的情緒表現,甚至難以安撫,為避免讓寶寶覺得熱而不舒服,照顧者應多加細心觀察,以適時增減衣物、調整環境溫度,周怡宏醫師提供三種觀察方式,幫助媽媽了解寶寶是否「覺得好熱」:

 

1. 全身皮膚摸起來熱熱的。
2. 看到有明顯的疹子出現在皮膚上。
3. 皮膚出汗而感覺濕濕的。

 

寶寶手腳冰冷.一定是體溫低?

 

有的媽媽以為,寶寶的手腳摸起來冰冰涼涼的,就是寶寶的體溫低,而需要添加衣物,但又看到寶寶的額頭在冒汗……

 

周怡宏醫師說,「用手腳冰冷程度判斷寶寶是不是冷並不準確,因為寶寶的週邊循環系統較差,末梢神經又尚未發育完成,要掌握寶寶的體溫,必須透過量體溫了解中樞體溫的變化」。

 

他建議媽媽,多觀察寶寶哪些部位容易有「濕濕、水水、黏黏」的感覺,這表示了寶寶容易出汗的部位,隨時留意寶寶的狀況並適時擦去汗水,減少他的不舒服,也能減少其哭鬧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凱薩琳 的頭像
    凱薩琳

    凱薩琳愛分享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