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小孩出生後,為了方便照顧,我都讓他跟我睡在同一個房間裡;雖然我們有為他準備了他自己的床,但是很多時候他都會爬到我的床來跟我睡。今年,小孩即將要上小學,正式踏入人生另一個階段,我認為他應該要開始學習獨立,便提議讓他睡自己的房間。但是計畫都還沒開始實行,只要我稍微提一下,他便會非常抗拒,甚至放聲大哭。跟他溝通了好幾次,他還是沒辦法接受這樣的安排,到底是我的方法用錯了? 或是時機不對呢? 我開始懷疑當初讓他跟我們睡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呢?

跟寶寶分房睡或是同睡好?

同睡(co-sleeping)所指的是,照顧者和小孩睡在同一個房間和同一張床上,或是照顧者和小孩睡在同一個房間裡,但是睡在不同的床上。一直以來,應不應該和小孩同睡都具有很大的爭議性。反對的一方認為,1. 和寶寶睡在同一張床上會比較容易造成嬰兒瘁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簡稱SIDS)的發生;2. 和寶寶同睡會影響夫妻的生活;3. 他們認為自己睡的小孩會比較獨立和有自信。但是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只要注意一些事項,同睡並不會造成寶寶的生命危險,反而會讓寶寶成長為一個更健康的人。

同睡到5歲最健康

 

倫敦兒童心理健康中心,教育與訓練主任 Margot Sunderland 博士在她的著作「育兒科學」(The Science of Parenting)裡指出,獨自睡覺的小孩會因為和父母分離而產生比較多的壓力賀爾蒙;如果小孩能和父母同睡一段長時間,最好從出生到五歲左右,他們長大後會比較冷靜、少壓力、和健康。而且在很多亞洲國家,如台灣、日本、香港等地方,因為環境的因素和傳統文化的影響,跟寶寶同睡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他們卻沒有比較高的嬰兒瘁死症的比率,日本更擁有全世界最低 SIDS 的發生率。其實和寶寶同睡除了可以給寶寶安全感,更可以方便媽咪不分晝夜的餵哺母乳,增加乳汁的分泌;再者,照顧者和小孩同睡可以隨時了解小孩的睡眠狀況,反而可以減低小孩被棉被蓋住鼻子等狀況的發生。美國兒科協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也建議父母和小孩睡在同一個房間裡,但是睡在不同的床上。

 

和寶寶同睡要注意什麼事項呢?

www.inhabitots.com 提供了給我們幾個和寶寶同睡時要注意的重點:

1.不管寶寶睡在自己的床上或是父母的床上,都不應該趴睡。

2.當父母吃了藥物、喝了酒、或是在房間抽煙時,都不應該和小孩睡在同一張床上。

3.如果父母其中一位的體重超重便不適合和小孩同睡,因為很容易會不小心壓到寶寶而導致窒息。

4.不要把寶寶獨自留在大床上。

5.不要讓小孩睡在床邊,因為會很容易掉下床或夾在牆壁和床墊中間的縫隙中。

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讓小孩學習獨睡

但是隨著小孩一天一天的長大,他終究要學習獨立。對於習慣了跟父母同睡的小孩來說,一下子要作出這麼大的改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專家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小孩已經開始獨睡便勉強你的小孩也這樣做,因為每個小孩的個性和特質都不一樣,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的小孩。所以如果他還沒有準備好,便應該耐性的了解他的原因,再陪他多睡一年、半年又有什麼關係呢!

預先跟小孩說

在要求小孩獨睡前,我們應該先給他們灌輸一些獨睡的正面訊息。告訴他們獨睡是「長大」的表現,小孩可以有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跟他說:「好棒喔!很快你就可以有自己的房間了!」給他們閱讀一些關於小孩獨睡的故事書,譬如:Apple Jordan 的「Big Enough For a Bed」,Glenn Wright 的「I Sleep in My Own Bed」,季已明代的「第一次自己睡覺」,郭玫禎的「寶貝別怕」等。

和小孩一起佈置房間

讓小孩一起參與房間的布置,讓他們決定牆壁的顏色、床單的圖案、喜愛的海報等,讓小孩對自己的房間充滿期待,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不只讓小孩感到有趣,也可以減少小孩因為開始獨睡所產生的緊張感。

挑選適當的時機

選擇一個比較輕鬆的晚上,譬如週末,當大家的情緒都比較輕鬆,第二天又不用上班、上課時。白天或睡覺前不要讓小孩玩得太瘋,以免晚上作惡夢。如果他有乖乖睡在自己的房間裡,可以給他一個貼紙作為獎勵,貼在房間當眼的地方,作為鼓勵和提醒。

維持睡眠儀式

雖然小孩已經長大了,但是睡眠儀式還是不能少。當小孩剛搬到新房間時,睡眠儀式更顯得重要,因為在你離開他房間前,有沒有給他足夠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給他說故事、和他聊天、抱抱,都可以安穩他的情緒。對於那些抗拒新房間的小孩,我們先不要勉強他睡在裡面,但是可以把睡眠儀式移到他的新房間進行,讓他慢慢熟悉新的環境;久而久之,他便會接受新的安排。

逐漸減少出現的頻率

育兒雜誌(Parents)的顧問 Judith Owens M.D. 建議,如果小孩一定要你陪他睡,父母也不要躺在他的床上陪他;從第一天坐在小孩的床邊陪伴他,第二天移到房門,一天一天的逐漸往外移動,讓小孩慢慢適應,逐漸減少小孩對你的依賴感。我們可以答應小孩久不久進去房間看看他,讓他感到安心。Owens 博士建議,我們可以從5~10分鐘進去一次,慢慢延長到15分鐘,但是時間也不宜過久,要不然會弄巧反拙,小孩會感到緊張,也會覺得我們不守信用。抓好時間,小孩會在等待中慢慢睡著。

堅持與陪伴

如果小孩半夜因為作惡夢或是任何原因跑來我們的房間找我們,我們要溫柔但堅定的把他帶回去他的房間,告訴他一定要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如果小孩吵鬧,我們可以坐在床邊陪伴他。如果我們因為小孩吵鬧便讓他回到我們的房間睡,他便會一直對自己的房間感到恐懼;但是,隨著我們的陪伴,他會學習面對自己的恐懼,而且會慢慢發現,自己的房間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地方。

from 商周.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凱薩琳 的頭像
    凱薩琳

    凱薩琳愛分享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