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每個月總有幾天會突然脾氣暴躁,甚至影響工作,除了可能是一般人熟知的「經前症候群」外,更可能是「經前不悅症」作祟。
一名年輕女職員受經前不悅症所苦,每到經前數天就脾氣大變,工作進度落後,差點因此丟了工作,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後,目前趨穩定。
不少女性每個月總有幾天會突然脾氣暴躁,甚至影響工作,除了可能是一般人熟知的「經前症候群」外,更可能是「經前不悅症」作祟。
一名年輕女職員受經前不悅症所苦,每到經前數天就脾氣大變,工作進度落後,差點因此丟了工作,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後,目前趨穩定。
氣管過敏可能影響呼吸不順暢。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陳曉鈞表示,中醫認為,氣管過敏的病因是宿痰內伏於肺、加上外邪影響等因素,壅塞氣道,肺失宣降而誘發。發作時病人突然呼吸困難並伴有咳嗽、或哮鳴等。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過敏反應可能引起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纖毛上皮細胞損傷脫落,分泌物增加,黏膜下層水腫,淋巴球數增加,炎症消退後,氣管黏膜的結構和功能恢復正常。但反覆發作。可能使氣管上皮細胞脫落、萎縮和鱗狀上皮硬化,使纖維功能減弱或消失,黏液或炎性滲出物易在支氣管內滯留,因而易繼發感染;也可能併發阻塞性肺氣腫。
陳醫師表示,中醫認為,氣管過敏的病因是宿痰內伏於肺,加上外邪侵襲,飲食不當、冷熟失宜,相互影響,壅塞氣道,肺失宣降而喘促哮鳴。宿痰的成因多興先天稟賦不足、臟腑功能失調有關。早期症狀較不明顯,急性發作期明顯加重。喘息型支氣管炎,可聽到哮鳴音,長期反覆發作者,也常見肺氣腫現象。
許多民眾以為在床上做空中踩腳踏車運動可以瘦腿,美兆健康中心(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運動管理師許洋溎提醒,空中踩腳踏車動作很容易傷害脊椎,與其做這危險動作,還不如身體在床上躺平,腳放牆上或枕頭上,這樣還比較能舒緩下半身水腫。
許洋溎表示,做運動要預防運動傷害,最重要的是要運動前暖身、運動後做伸展。伸展運動要在身體暖和的情況做比較不會受傷。許多人以為做伸展運動較安全,這種想法常讓人掉以輕心,如果身體沒有暖活就貿然做暖身運動,很可能傷到關節。
做暖身運動時,運動強度較弱,循序漸進,逐漸加強運動強度,這樣較能避免運動傷害。舉例來說,在操場跑步前,先走幾圈,等身體暖了,再進行快走、慢跑等運動。突然進行劇烈運動,若前幾天又熬夜,運動時很可能會頭暈目眩、想吐,肌肉也很容易抽筋、受傷,對關節也不好。
「醫生!我的小孩怎麼感冒都不會好?」診療室內,一名心急的母親向醫師抱怨小孩已經反覆感冒一個多月,看了許多醫師,還是無法改善症狀,上課時總會鼻塞、打噴嚏和流鼻水,難以專心唸書,嚴重影響學習效果。直到藉助中醫治療後,才發現這名小孩不是感冒,而是因為早晚溫差大,使原本就屬於過敏的體質無法適應,誘發過敏性鼻炎。
家中有過敏兒,對父母來說是場需要耐心與細心的長期抗戰,過敏體質常見的症狀就是鼻子過敏、氣喘以及異位性皮膚炎。其中,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尤其在早晚溫差大時最容易出現,包括鼻子癢、鼻塞、眼睛癢、打噴嚏,或流出透明清澈的鼻水,嚴重時還會引起黑眼圈。一般來說,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同時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比例偏高。
很多人將鼻子過敏當成感冒,中醫師聶美華表示,家長要懂得區別,感冒通常一週之內會痊癒,過敏性鼻炎則會反覆發作,如果將過敏性鼻炎當感冒來治療,只吃消炎藥難以有效解決,感冒是病毒感染,一般都會發燒、全身酸痛,過敏性鼻炎則是眼睛癢、流鼻水,但不會發燒、酸痛。
脾胃和腎相輔相成,胃好就腎氣旺,年輕有活力。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
遍嚐美食的文學大師梁實秋,80歲仍文思泉湧、筆耕不輟,寫出膾炙人口的《雅舍談吃》,夫人韓菁清的愛心煲湯,功不可沒。每晚臨睡前,韓菁清會細心地在電鍋裡燉上雞湯,隔天再加入排骨、冬菇、蝦米和白菜等豐富配料,讓梁實秋一起床就能品嚐到齒頰留香的濃郁滋味。這鍋熱湯暖胃補身,正是養腎抗老的關鍵。養腎必先顧胃。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維持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就能常保腎氣充足不會老。「胃者,腎之關也。」台北醫學大學傳統醫學針傷科主任陳萍和解釋,脾胃和腎相輔相成,胃好腎氣就跟著旺。除了要注意飲食清淡、少油,胃的特性是「喜溫忌寒」,吃溫熱的食物最能滋養胃氣。
我們大多只能從有效期限標示分辨食物過期了沒。但可能更早之前,它們的營養價值就已流失了。如何捍衛我們該得到的食物菁華?
王媽媽習慣性地從大賣場的貨架最裡面挑了一瓶牛奶,算算離有效期限還有一段時間。並順手從旁邊拿了一瓶柳橙汁。回家的路上經過黃昏市場,又挑了幾把青菜、馬鈴薯、一些水果,心想,應該夠應付一週的伙食了。
上班族小麗常常外食,那天聽同事說網路上有賣即期商品,上網發現真是方便又划算,很多餅乾、泡麵、罐頭、零食,離有效期限還有3個月,但都半價出售,讓她驚呼即期商品真是她的救星。
豆漿好處多,除可攝取延緩女性更年期的大豆異黃酮(Isoflavones)、豐富纖維質、卵磷脂等,更是具體的節能減碳環保行動!永和豆漿連鎖店總經理林健雄表示,同樣攝取蛋白質,每千卡大豆蛋白質排碳量,大約僅每千卡動物蛋白質百分之一,前者對環保價值不言而喻。
唯一進駐上海世博台灣館的本土美食「永和豆漿」總經理林健雄說,永和豆漿未來會延伸低碳食物、低碳餐廳及低碳企業概念,積極推廣豆漿與大豆蛋白雙重環保功能,並邀請大S徐熙媛為企業代言。
林健雄說,大S吃素時間超過十年,且非基於宗教或其他主張,只是抱持愛護動物與地球單純心意,很值得學習。
許多減肥者以清淡飲食作為減肥手段,也就是多吃青菜,遠離脂肪與澱粉,靠著低熱量的飲食方式,達成減輕體重的目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同樣的困難:「我已經吃很少了,為什麼還是胖?」其實這是因為營養不良的緣故。
食物中,有六大類營養是我們每天每餐都必須攝取的,分別是:脂肪、蛋白質、醣類、礦物質、維生素、水。缺一種就會導致人體生病。
減肥不偏食 肉飯菜都吃
號稱對骨頭好的保健食品滿坑滿谷,有吃的錠劑、也有喝的,有的低鈉、有的低糖…,令人頭昏眼花,穿藥師衣服的人又叫你買這不買那,究竟該怎麼辦才好?
日到大賣場逛,想到物理治療師建議我要補充葡萄糖胺(glucosamine),讓膝蓋軟骨有較多的潤滑液,緩解疼痛,就順便繞到產品特區,卻被眼前的景象嚇到了。
產品排滿整面牆,不同廠牌的櫃姐分別鼓起三寸不爛之舌猛推銷:A牌宣稱是最天然的萃取物、無糖、原裝進口;B牌強調是低鈉,還添加鈣,可預防骨質疏鬆;C牌添加了櫻桃、鳳梨酵素,口感甜、沒藥味……
找茶達人王俊欽/王德傳茶莊負責人。即使現代人重視養生,但中秋佳節親人團圓,還是少不了來幾口月餅。此時若能來壺茶,邊吃餅邊賞月,好不愜意! 不同口感的茶,搭配的月餅也不盡相同。達人王俊欽表示推薦以下搭配法:
廣式月餅(蓮蓉、棗泥口味):可搭配白毫烏龍或普洱茶
廣式月餅(較甜膩口味者):建議搭配紅茶。
蛋黃酥或太陽餅:不妨選擇文山包種或綠茶。
月餅「鈉」麼多 冰皮蒸的最健康 http://ganso.shop.conn.tw/list.php?member=af000037185
中秋期間月圓人團圓,享用月餅、烤肉等美食過後,許多人臉與肚子也跟著圓了!由於一般民眾對於月餅此類應景食物的熱量及成分不太清楚,在無節制的食用後,就容易導致糖分及油脂吸收過量;烤肉時選用的食材、佐料的搭配等,也容易讓民眾在不知不覺中吃下驚人的熱量與膽固醇。
台南市立醫院王雅如表示,許多業者為了迎合大眾對健康的要求,將月餅與養生食材結合,推出如山藥、抹茶、雜糧等月餅。但是市面上養生月餅不一定真的是低糖、低油、低熱量,建議還是應詳閱營養標示。而在月餅的挑選上,冰皮月餅(111卡/50克)、蒸的月餅(275卡/70克)都是不錯的選擇,與蓮蓉蛋黃(492卡/175克)或芋頭蛋黃酥(434卡/100克)相較之下,熱量與油脂的含量明顯少許多!
水對人體相當重要,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陳孝行說,大自然的水是好的,水中有礦物質如鈣、鎂等都是人體需要,為符合飲用標準,自來水廠必須處理髒東西,例如加氯處理消毒,變成可以喝的好水。
飲水安全技巧1/早上用水 先流40秒再用
很多人不知家中使用哪種材質的水管,也無法得知水在傳送運程中有沒有受汙染,陳美蓮和陳孝行都說,如果不確定自來水有沒有受到水管等的汙染,可以檢驗水質,陳孝行表示,自來水處或地方環保局針對基本項目都免費協助檢測。
2008年外食人口飲食習慣大調查顯示,台灣人1週至少有5天以上在外飲食的「老外一族」,將近有8成,「外食」儼然成為許多人主要的飲食方式。但在要求方便、口感美味之際,常常忽略了健康的烹調方式,很多人因長期外食而對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
外食通常重調味,含油脂和鹽分往往過高,還有許多隱藏的高熱量陷阱,肉多、飯多、蔬果少,以及無法定時進食,都是外食常見的問題。在這樣的趨勢下,如何選擇健康的外食餐點便成為外食族飲食的一項重要課題。那麼健康的外食原則包含哪些呢?
一、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不可偏食:
用牙線、打太極拳……,乍聽之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卻和你的健康息息相關。
預防過度發炎除了重視「吃對食物」,更要「過對生活」。
「選擇健康的生活型態,你可以逆轉已經存在的慢性發炎,並壓制體內的火苗繼續滋長,」《發炎治療》作者、東卡羅來納大學急診醫學教授威廉梅格強調。
愈營養,愈危險!?
史上最完整,歷時40餘年,震撼全球66億人的健康大發現!以下是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健康的午睡,可以讓你活力倍增,你知道該怎麼午睡最好嗎?
你有很好的飲食習慣,少油、少鹽、少肉、多蔬果;你每天補充維他命,有規律的運動,早睡早起不熬夜。一整天下來,大部份的時間都感覺不錯。
但在午餐和晚餐中間,你會覺得頭昏腦脹,思路緩慢,好像也不太能集中精神。這時候你也許開始找咖啡或茶葉,也許在懊悔午餐吃錯了。
小睡片刻,或許是你可以考慮的。
綠茶可以抗老防癌,連歐美都開始重視中國人喝了好幾千年的綠茶;但是綠茶有的好處,紅茶、普洱茶有嗎?要喝多少、怎麼喝,對健康最好?
日本曾經在靜岡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當地的人相較於日本的其他地區,極少人是死於胃癌,追根究柢,發現靜岡縣的居民都有喝茶的習慣。
綠茶不光只是在日本掀起熱潮,就連視癌症為大敵的歐美國家也開始熱中研究。近十年來,許多國家將大量的茶萃取物或茶葉中的有效成份,如兒茶素類化合物,注射在大鼠或小鼠上,進行對各種癌症預防和抑制效果的研究,證明對胃癌、肺癌、乳癌、腸癌、肝癌、皮膚癌等多種癌症,都具有某一程度的預防和抑制效果。
每種茶都是天然健康食品
4大發酵力 抗老、助減肥黃豆變納豆、蔬菜變泡菜,營養變加倍。發生了什麼神奇事?
from 康健雜誌
這一次,我們不再提出10步驟或8絕招,因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院發布最新的防癌指南,只有兩大關鍵策略。只要能做到,你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因應全球都市化、工業化造成罹癌愈演愈烈的變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院(AICR)繼1997年出版第一份報告《食物、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後,10年來首度更新防癌指南,提出了比一般專家更震撼確鑿的警告。
綜觀厚達600頁報告,以「拒絕肥胖」和「選對食物」為主軸,提出權威建議。統計顯示,環境因素固然是致癌主要影響變項,但可喜的是,只要我們願意改變生活型態,現在開始都不晚。
策略1 嚴格要求:拒絕肥胖
研究證實,體內脂肪過多會增加罹患6種癌症的風險,包括大腸癌、食道癌、胰臟癌、腎臟癌、子宮內膜癌和乳癌。並且罹患膽囊癌的風險也可能較高。這是因為體內脂肪會刺激人體多種荷爾蒙增生,進而增加罹癌機率。新版報告中,專家特別重視肥胖預防及身體活動,並提出4項實踐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