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育兒小幫手 (2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小兒科醫學會建議4-6個月大的嬰兒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以滿足嬰兒鐵質、蛋白質、熱量等營養上的需求 

 

為何要添加副食品? 

 

副食品關係著寶寶發展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了依循時間順序提供適當的副食品之外,您還必須掌握以下的餵食技巧:

 

蔬果汁先開始
四個月大的寶寶,其副食品應以流質食物為主,所以您可以從水果製成的果汁,或蔬菜製成的蔬菜汁開始。而五穀根莖類則宜從較不容易過敏的米粉開始,待寶寶適應後,再考慮其他的五穀根莖類,如麥粉。
新食物每次只添加一種,適應後再加另一種
對於寶寶初次嘗試的新食物,應採取每次餵食一種新食物為主,以免屆時產生過敏現象,分不出是由哪種食物引起的。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剛剛開始學習走路,常會發生跌倒撞擊的事件,最令家長擔心的莫過於是頭部撞傷了。當他撞到頭時,腫起來的部位可不要用力的搓揉,因為這樣會讓血管不容易凝血,反而讓血腫更厲害。家長可先用冰敷方式消腫,然後觀察孩子有無頭痛、嘔吐、噁心等情形,並給予正確照顧。

 

「安安可真個好動的孩子,每次都讓媽媽好擔心喔!特別是他現在開始學習走路,搖搖晃晃的步伐,一不小心,就常常跌倒、撞傷。今天我正好在跟朋友講電話時,好動的安安爬上沙發走來走去,結果一不小心撲通一聲就滾了下來,不小心撞到了頭,撞到的地方還腫了起來,這下該怎麼辦?好擔心他會有腦震盪和頭部外傷等後遺症……」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凜冽寒冬到來,「家」本該是寶寶最安全、溫暖的避風港。但根據國民健康局於97年所進行「嬰幼兒健康照護需求」最新調查結果發現,「居家環境安全」,竟是導致幼兒因跌倒或其他事故就醫及住院的最主要因素。守護寶貝快樂成長,不僅要給予陪伴;更重要的,更應提供孩子「安全」的生活環境。提升寶寶照護品質,就先從「預防幼兒事故傷害」做起!

 

數據說話!兒童居家,危機四伏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居家意外第一名-幼兒跌撞摔傷

 

許多媽咪都有這樣的經驗:照顧寶寶時,轉身去拿片尿布、上個廁所,回來卻發現寶寶已經爬到床沿,或者已經摔到床下去了!嬰幼兒跌摔撞傷,是居家最常發生的意外,而且從孩子會翻身開始,到會爬、會站、會走路,隨著寶寶日漸長大,發生的機會愈高!

 

摔傷處理的四大步驟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嬰幼兒不小心發生意外時,我們常聽到大人充滿懊惱與悔恨的說著:「如果當時怎樣怎樣……現在也許就不會這樣了……」,雖然「意外」的發生也許是不小心所造成,但其實只要大人們多一份的關注與防範,都可以有效防止嬰幼兒意外事故的發生,而哪些是嬰幼兒常見的意外事故,以下內容帶您清楚來掌握。

 

聰明預防+緊急救護

 

許多大人總以為當小孩會爬行之後才需要提高周遭的安全警覺,但其實當孩子出生後,一個翻身都有可能潛藏可怕的意外危機,嚴重將導致生命的喪失。正因為此時的孩子對外界所有的一切事物,充滿著高度的好奇心,正所謂出生之犢不畏虎,但也就因如此往往造成意外的發生。如何有效預防與阻止意外事故,都需要仰賴大人的細心與警覺。倘若不小心發生意外傷害,把握黃金時間進行一些基本處理,懂得做最適當的處置,以免急救不成而導致嚴重的二度傷害!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rt 1:五大肢體發展 圖1、2

寶寶大動作的發展通常由上往下,近端往遠端方向,也就是頭部動作控制開始(脖子有力、能夠抬頭),再來是手的揮舞,然後是身體的控制(腹肌、背肌),最後是腿部的控制。

  

寶寶在6週~12週的動作發展,大致上可以做到頭部的控制(可抬頭維持約45度)、看到物體時會揮動手臂、欲碰觸物體等動作。接下來,隨著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發展逐漸成熟,平衡與下肢動作協調之需求增加,以及外在環境的刺激及適應,寶寶將會陸續出現翻身、坐、爬、站、走等動作;而爸媽的協助和引導,以及寶寶對周遭環境的探索興趣,是寶寶邁向每個成長階段的最大動力!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師,請問一下,我們家的『妹妹』很愛哭,這樣可以做復健嗎?」電話那頭響起家長急切的聲音。我說:「沒有關係,先帶過來看看,我會用一些方式幫助她。」

 

下一個禮拜,這位號稱愛哭的「妹妹」來到治療室,果然如家長所說,一來就哭,怎麼哄就是停不下來。在了解個案的整體狀況後,發現她並沒有任何腦神經或肌肉骨骼系統方面的問題,只是發展比較慢,與同齡正常小朋友相比,大約慢了半年左右,已經一歲了,還不會肚子貼地或離地爬,也不會自己扶東西站穩。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孩子的娛樂變多、選擇也變多,而父母也總是給予孩子很大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結果,電視一看再看,玩具一買再買,要什麼給什麼,孩子們胃口愈來愈大,無法自我節制,成了父母們頭疼的問題!  

 

從資深影劇記者轉戰成為親子專欄作家的陳安儀,就在部落格上探討許多類似的管教話題,引起許多網友的共鳴。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5個月的寶寶離乳期學習食用固體食物

 

寶寶滿4個月了,他開始關心周圍的事物,有旺盛的好奇心,會盯著媽媽看,喜歡把東西放到嘴巴,嘗嘗它的感覺,所以媽媽最好能配合寶寶的好奇心。到了第4個月,寶寶如果開始流口水,表示嬰兒的消化器官發育正常,可開始喂副食品,副食品又稱離乳食(或是斷奶食品),就是指離乳期間循序漸進喂給寶寶的食品。寶寶在滿1個月到4個月都可稱為授乳期,一切以奶為主,還不能稱為離乳期,那什麼是離乳期呢?離乳期就是開始準備離開母乳,學習食用固體食物的階段,從5個月開始到1歲。在還沒進入離乳期之前,又稱離乳前期,可開始喂寶寶簡單的流質來適應。

 

*判斷寶寶可以開始進入離乳期的特徵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最注重及擔心的孩子生長問題,例如身材太矮、過胖、過瘦,以及太早「轉大人」──胸部發育,甚至初經來潮等,都可以求診兒童內分泌科。

 

兒童的內分泌疾病多數是因為身體的內分泌腺體出問題,導致生病,例如腦下垂體的功能不良,造成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因而長不高;先天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兒童生長遲緩、智能不足;胰臟遭到自體免疫系統破壞而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導致第1型糖尿病等等。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果汁

  

(一)加餵年齡:嬰兒四~五個月即可餵食。
(二)營養量:
柳丁一個(中)約150公克,含維生素C58毫克。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朋友咳嗽、鼻水流不停、但他還在活蹦亂跳,該去看醫生嗎?離開診間時,哪些問題一定要搞清楚?

 


又來了!4歲的多多早上起床開始咳嗽、流鼻水。媽媽嘆口氣,今年還沒過一半,但小傢伙幾乎每一兩個月就感冒,要忍耐幾天讓孩子自然痊癒、還是去找醫生控制鼻涕一直流?考驗媽媽的判斷。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尿布疹

尿布疹是一種在臀部、會陰部及腹股溝等尿布所涵蓋範圍的常見皮膚病,好發於小寶寶或是長期臥床病患,小寶寶出生後開始包尿布就有可能產生尿布疹,約5個月到1歲是高峰期。

 

引起尿布疹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為長時間皮膚潮溼,使皮膚容易磨擦受傷;糞便及尿液中的刺激物質,拉肚子,或者太常使用一些清潔液等皆有可能引起或加重尿布疹的產生;細菌﹝如金黃葡萄球菌﹞和黴菌﹝如念珠菌﹞會將尿布疹變得較為複雜;病患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或乾癬的話臨床表現有時會很像尿布疹。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塑毒風暴愈演愈烈,不少含塑化劑食品已被民眾吃下肚,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沈立言呼籲,民眾不妨多吃新鮮蔬果,及食用能強化肝臟解毒代謝功能的食物,如大蒜、薑黃、薑、蜆、紅棗、洛神花和菇菌類等,並配合均衡飲食,可提升肝臟解毒代謝能力,即能減緩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

 

多吃新鮮蔬果少危害

 

沈立言指出,一般塑化劑停留在體內,正常情況下約在四十八小時後就會代謝排除,最近聽聞很多朋友恐慌、憂鬱得什麼都不敢吃了,他呼籲民眾無須過度驚恐,多攝取能提升肝臟解毒代謝能力的食物。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因為長時間包著尿布,而導致屁股紅紅已經不是新聞,但是,媽媽要特別注意的是,紅屁股不一定只是尿布疹而已,也可能是所謂的「念珠菌感染」,若是用錯治療方式,反而會讓感染情況愈來愈嚴重,不但讓寶寶不適難耐,媽媽也心疼不已。 


 
念珠菌基本認知 Knowledge 人體內常存有念珠菌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幼兒的皮膚對刺激物質特別敏感,常見的刺激物質包括清潔殺菌藥水,長期與皮膚接觸的尿液與糞液,經常處於包裹密不通風的潮濕環境等等,在外觀上嬰幼兒接觸性皮膚炎最常發生的兩個部位:第一:在肛門周圍的皮膚。第二:包尿布的區域,這就是媽媽們最害怕的“紅屁股”,我們來研究一下它的造成因素,如何來避免它。

 

肛周的皮膚炎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尿布疹又來了,怎麼辦! 「哎呀!怎麼才一下子沒注意,寶寶就又紅屁屁了。」您家的寶寶,是否經常發生尿布疹。在嬰幼兒時期,那個寶寶的屁屁不是一整天都包在尿布裡,尿布疹可說是媽媽在照護尚需紙尿布的寶寶隨時得關注的疾病之一。若媽媽在寶寶屁屁包覆尿布的區域發現大小不一的紅疹,寶寶相當有可能,是得了尿布疹。

 

尿布疹怎麼來的?


尿布疹顧名思義即因為小屁股長時間包裹在尿布中為得到的主因,是接觸性皮膚炎的一種,不僅在夏日易發,冬日因為天氣的關係,寶寶排汗量低、尿量較多,更應隨時注意寶寶屁屁的乾爽。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的皮膚摸起來柔柔嫩嫩,真叫人羨慕呢!不過如同成人一樣,寶寶在不同階段,也會面臨各種的皮膚問題,而「尿布疹」則是好發於一歲以下幼兒的皮膚病,雖然治療並不困難,但仍須爸爸媽媽們多費點心,從清潔、護理等方面來著手,緩解寶寶不適症狀。

 


寶寶的屁股紅通通~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溼疹是皮膚科門診中最常被診斷的疾病,也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但是一般人很難從“溼疹”這兩個字瞭解到它究竟是什麼樣的疾病?因此當你告知病人他的皮膚得了溼疹,一連串的問題便接腫而至:「什麼是溼疹?」,「皮膚為什麼會長溼疹?」,「溼疹為什麼會癢?」,「它會不會傳染?」,「我的皮膚又不溼,怎麼會得溼疹?」………。

 

溼疹並非因皮膚本身或環境潮溼而得名,根據醫學上的定義,它是指一種具癢感而且會產生丘疹或水包的皮膚變化,在急性期時可能會有明顯的紅斑、水腫,甚至產生水包及滲水現象,在慢性期時則會出現表皮增厚及脫屑現象。溼疹便是以急性期的特徵而得名。

 

凱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